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1日
致母校
——写在延大建校八十八周年之际
  忽培元
  “饭堂课堂礼堂简陋学习条件竟获益匪浅;土窑砖窑石窑温暖生活环境惟没齿难忘。”
  同学们校友们,今年母校延安大学八十八岁了!让我们在祝福的同时感恩吧奋进吧。我们当为延大而感恩自豪。延大能成为我们蓄备知识、提高认知,炼就勤劳质朴诚实坚定品格的熔炉,的确值得终生感恩且自豪。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堪称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文治武功的两块厚重基石。而两校寻根溯源,前身皆是我们的母校延安大学。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烽烟四起,炮火连天。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延安八大院校合并。毛主席亲自确定这所综合大学的校名为“延安大学”。郭沫若先生以后题写了校名。当年在延安工作,我曾应邀访问国防大学,在校史馆看到了源头活水的延大,亲切的荣耀油然而生。前不久,应邀去人大讲课,年轻的学子送上一束鲜花,还亲热地称我为“学长”。我又一次感到了身为延大校友的自豪与幸福。此后我们在老校长吴玉章雕像前合影留念,当时的心情就像回到了当年的延大。我是中文系七七届,全国恢复高考,进入延大正是困难时期。文首的楹联正是我对那一段学习生活的记忆。校舍简陋,各方面物质条件都很差。但却处处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延大中文系的教师很棒,这是我们的偏得。四年学习,受益良多。各位导师,言传身教,扎实治学,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地践行着延大的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这是对高等教育宗旨的新定义,是对几千年封建教育思想的颠覆性突破,堪称是革故鼎新。毛主席亲笔为延大题词:“延安大学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学。”进一步提炼出延大的教育宗旨。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延大“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延大的历史荣耀令我们倍感自豪,可是我们作为学子沾了母校之“光”,又该如何回报?延大有一座小楼叫“红专楼”,也是窑洞的组合。这名称正是德才兼备教育目标的体现。始终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这也是延安时期教育传统的结晶。“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公”以修身,“用”则济世。人生大仁大义,舍此言何?在漫漫征程上,我辈时刻不敢懈怠。我们的母校时时在督催在鞭策在呼唤。这也是延大学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律自强的根源所在。往者虽可忆,来者当奋争。故吟曰:
  立身为公树高标,
  延大校友当续骄。
  学以致用远空谈,
  迈步征程勇登高。
  政治经济融一体,
  理论实践化单挑。
  认知高境断是非,
  谦虚谨慎戒浮漂。
  母亲米寿忆教诲,
  梦中常拥红专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