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3日
守正创新担使命 文化铸魂兴圣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在延安引发热烈反响
  记者 白雪 秦政旺 郝栋 王静 叶树峰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一目标,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宏阔擘画。
  全会精神在延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全会部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延安力量。
  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安塞农民画色彩斑斓、大胆写意,以浓烈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和质朴的情感,将陕北人的农耕劳作、节庆嫁娶、民间故事一一定格,成为黄土地上鲜活的艺术表达方式,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近期,安塞区的10余位民间艺人,用手中的画笔,为155幅尘封了30多年的农民画线描稿重新着色,让这些珍贵的底稿再焕新彩。他们的二次创作,既是对老作品的抢救性还原,更是一次“以画为媒”的特殊传承。
  “作为一名传承人,我们要先守好根,用心抢救每一份珍贵的传统遗存,把老一辈笔下的黄土风情、质朴情感原原本本地留存下来。要在传承中创新,既要带着年轻人学技法、悟精髓,又要把如今乡村振兴的新面貌、老百姓的新生活画进作品里,让这‘东方毕加索之作’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成为讲好陕北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的生动载体。”安塞民间绘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福丽说。
  “全会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我们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延安诗词学会会长苏世华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己任,在守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的基础上,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激发群众文艺创作活力,通过诗歌创作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延安,来到延安,感受文化延安的魅力,同时激发更多诗词创作者以笔墨书写延安、传承红色文化的热情,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全会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强我市文化事业建设、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延安市文化馆馆长卢毅表示,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是文化馆的根本职责,市文化馆将带头践行这一要求,把这一思想贯穿文化馆各项工作始终。办好新时代“市民文化夜校”和青少年“美育学校”,普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场馆升级改造工程和数字文化建设,融入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展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红色小剧场”等活动,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全会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立足红色沃土,以创新实践赓续历史文脉,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延安歌舞剧团党总支书记张亚卫介绍说,近年来,剧团坚持“人民至上”创作导向,深入挖掘延安精神与陕北文化资源,创排《永远的信天游》等精品剧目,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让信天游、腰鼓等非遗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坚持艺术为民宗旨,年均开展惠民演出百余场,推动《张思德》等红色剧目赴外地交流,拓展了红色文化传播范围。“下一步,剧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耕文艺创作,打造更多展现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加快数字化转型,运用AI、虚拟现实等技术拓展文化表达新空间;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演艺IP、文创开发等推动文化资源‘走出去’,在为民族复兴贡献延安文艺力量的征程上勇毅前行。”张亚卫说。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积极顺应当前信息化浪潮,用VR技术带观众“走进”鲁艺课堂,把红色故事拍成短视频、制成音频,让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借助现代科技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全会作出的安排部署为我们扎根红色热土、讲好中国故事点亮了航标。”延安鲁艺文化中心讲解员刘博表示,“鲁艺‘文艺为人民’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根与魂。我们不仅要精心守护每一件革命文物、用好每一处红色旧址,更要跳出‘你讲我听’的传统讲解模式,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作为,用更鲜活的方式让鲁艺历史、红色故事‘活’起来,让更多人读懂这片热土的初心,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注入属于鲁艺讲解员的一份力量。”
  从黄土地上的农民画笔尖,到文艺剧团的舞台中央,从文化场馆的惠民课堂,到红色旧址的创新讲解,全会精神正转化为延安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这片孕育了延安精神的红色热土,正以文化为桥、以创新为翼,让革命文化、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用一个个文化惠民的实绩、一件件浸润人心的作品、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传播,书写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延安答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