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进 记者 孙艳艳)金秋时节,洛川县53万亩苹果园里,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采收机械穿梭其间,分拣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箱箱贴有“洛川苹果”标识的鲜果正陆续装车,发往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加拿大、阿联酋、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前种苹果靠经验,现在按出口标准来,收入翻着番涨!”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果农路岁录拿着刚采摘的苹果,笑得合不拢嘴。
路岁录的40亩果园通过了出口基地认证,在企业技术指导下实施精细化管理,“每斤能比市场价高3毛,一年能多赚5万多块钱!”在洛川像路岁录这样受益于出口产业的果农不在少数。
洛川优洛有机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车间里,附近村民雷海燕正熟练地给苹果套网套:“农闲时来干活,一天挣150块钱,一年能攒2万块钱,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比外出打工踏实多了。”
企业是苹果出海的核心推手。洛川优洛有机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斌的办公室里,一张世界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合作点位。“从2023年瞄准国际市场,现在已拓展到12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出口创汇突破3200万元。”王斌指着正在建设的跨境电商产业园介绍,“新厂房能过欧盟BSCI和美国FDA认证,投用后订单更有保障。”
在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按标准分选苹果,总经理肖小杰说:“加拿大订单每月35吨,要持续到明年7月,总订单量350吨,我们从分选到加工3天完成,确保鲜果准时送达。”
“ 政策铺路、科技赋能,才能让洛川苹果走得远、卖得好。”洛川县苹果营销中心主任王艳坦言。目前,洛川县53万亩苹果园全部通过绿色认证,建成2400亩出口基地,有机基地15万亩,还推动企业引入数字化选果线,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 我们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类农展会,大力宣传推介洛川苹果,同时支持企业做跨境电商,建立海外苹果销售仓,打通TikTok直播等新渠道,对接延安海关提供快速查验服务。”据王艳介绍,借助“一带一路”东风,洛川苹果出口量逐年增长,今年截至目前,全县18家出口企业已实现出口3985吨,金额超3692万元。
从黄土塬到全球餐桌,洛川苹果的出海路越走越宽。这颗承载着农民期盼的“红果果”,正以过硬品质和创新路径,践行着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的时代命题,让“三秦好物”的名片在世界舞台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