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治安给帮扶的学生送去书籍 叶树峰 摄 记者 叶树峰
在子长市,有一位银发长者,他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学校、社区、乡村,哪里有青少年的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子长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治安,一位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老同志,正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在关心下一代的新战场上续写人生华章。
从教育一线到关爱前沿的使命接力 2018年,任治安结束了他40余年的工作生涯。从任家寺学校的讲台到县政府办公室,从教书育人到服务百姓,他每到一处都留下了踏实肯干的印记。然而,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正是他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3年3月,一纸聘书将他推向了新的人生舞台——子长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从此,他把关心下一代作为新的工作岗位,把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
上任伊始,任治安便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开展调研。他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与问题青少年谈心,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那些渴望关爱的眼神,那些亟待解决的困难,都化作他前行的动力。
“我们要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构建全方位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护网
在任治安看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任治安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一些家长沉迷打麻将、玩手机、比享乐的行为,正在无形中侵蚀着孩子的成长环境。为此,他大力推动家长教育,举办系列家长讲座。听着台上专家的讲解,台下不少家长惭愧地低下了头,随后眼中闪烁着醒悟的光芒。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任主任让我们明白了,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
针对未成年人法律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任治安协调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防范欺凌、禁毒、反电信诈骗、取缔黑网吧、抵制“黄色读物”……一系列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筑牢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坚固防线。
任治安还特别重视挖掘子长的红色资源。在他的推动下,“小小讲解员”品牌越来越亮,“唱响红色新童谣”主题诵读活动深入人心。那些革命故事通过孩子们清脆的嗓音传递出来,格外打动人心。
“红色基因不仅要传承,更要活化。”任治安说。他组织开展的红色文化、黄河黄土文化、生态体验研学实践,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熏陶,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乡情纽带织就困境学子希望之网
如果说思想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细雨,那么对困境学生的帮扶就是雪中送炭的温暖。任治安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情乡谊助学”模式,动员各地乡贤回报桑梓,结对帮扶家乡的困境学子。
2023年,任治安首先将自己的家乡马家砭镇作为试点。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他回到马家砭中心学校,看着孩子们纯真而略带忧郁的眼神,他的心中涌起一股热流。经过数月的奔走联络,他成功动员了36名马家砭籍爱心人士,与学校的36名留守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
试点成功了,但任治安没有停下脚步。2024年4月,他乘势而为,促成涧峪岔镇籍43位爱心人士长期结对帮扶该镇中心学校43名困难学生。9月,寺湾便民中心27名困难学生迎来了他们的“爱心亲人”。11月,杨家园则镇的帮扶规模达到了92对。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马家砭中心学校首批接受帮扶的6名农村学生,全部以优异成绩考入子长中学后,帮扶关系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更加紧密。这份跨越学段的承诺,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如今,子长市的结对帮扶已形成独特模式:从帮扶对象的确定到帮扶过程的监管,每个环节都规范有序;从资金帮助到思想引领、心理疏导,全方位关爱成长。目前全市已形成长期结对帮扶关系200对,帮扶范围从一个镇扩展到三个镇四个便民服务中心,帮扶人从业地从子长延伸到延安、西安。
更重要的是,帮扶不仅解决了困境学生的燃眉之急,更对学风校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不仅在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多次交流经验,更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
面对成绩,任治安总是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在这轻描淡写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全心守护。
夕阳未必逊晨曦,昂首奋蹄春不老。任治安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什么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这位银发长者继续散发着光与热,用自己的真情奉献,助力一个个年轻梦想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