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1日
精准惩治涉油犯罪 深化区域综合治理
——志丹县人民检察院着力破解办案与治理难题
  刘海峰 通讯员 杨小云
  近年来,志丹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履职基本价值追求,立足县域涉油案件多发频发的实际,积极探索“打击、监督、治理”一体化的检察履职新路径,着力破解办案与治理难题,为服务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以规范取证筑牢案件质量根基
  针对县域内涉油案件由多家公安机关管辖、取证标准不一影响案件质量的突出问题,志丹县人民检察院变被动审查为主动引导,推动在诉前环节统一证据标准。该院牵头与三家公安机关联合会签《关于办理涉油犯罪案件原油扣押、称量、取样和含水化验程序若干问题的实施办法(试行)》,将取证要求具体化、操作流程规范化,实现了“三个统一”:一是统一扣押程序,明确涉案原油的封存、保管与移交规范;二是统一称量取样,固定关键物证的提取流程与见证要求;三是统一含水化验,确保原油计量的客观性与价格认证的准确性。
  通过源头规范,涉油案件证据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捕案件同比件数下降80%,审查起诉阶段退查率同比下降100%,从源头上减少了因证据瑕疵导致的程序回流,办案质效实现良性循环。
  以机制创新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该院紧扣涉油案件“小案居多、认罪认罚率高”的特点,在“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上系统施策,构建全流程提速机制。
  一是捕前分流,限定报捕范围。会同公安机关制定量化标准,将“可能判处刑罚、认罪认罚状况、社会危险性”作为评估要件,对符合条件的轻微案件原则上不予报捕,推动强制措施适用更加精准、司法资源投向更加合理。二是诉前提速,优先适用速裁。对分流出的简案,在审查起诉环节优先适用速裁程序,并与法院建立程序建议与量刑协商机制,统一执法尺度,压缩诉讼周期。2025年,涉油案件适用速裁程序比例上升至59.5% ,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实现了“简出效率、繁出精品”。
  以深层治理推动行业生态净化
  该院坚持“办案—建议—治理”一体推进,将履职效果从个案办理延伸至行业治理。
  一是聚焦犯罪工具链条,推动专项治理。针对非法改装车辆屡禁不止的问题,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查扣车辆161辆、销毁63辆,有效斩断犯罪工具供应链。二是聚焦企业内部风险,助力堵漏建制。结合办案中发现的涉油企业岗位管理、产运销环节漏洞,向相关企业提出防控建议,指导完善内控机制。同时,构建“检—警—企”数据共享机制,协助企业加强重点区域监管与用工审查,有效防范“内外勾结”风险。今年以来,涉油案件审查起诉占比由33.47%降至20.22%,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以机制融合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该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构建协同共治体系,推动从治罪向治理的转变。
  一是推行“防范+打击”一体防控模式。联合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联防体系,开展危化品、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排查整改压力管道、安全附件等隐患107处。同时,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响应通道,依法打击阻工挡路、强行收取“进场费”“过路费”等干扰企业生产秩序行为,形成风险防控与违法惩治的有效闭环。二是建立“治理+服务”融合工作机制。创新构建“企地联席会议+矛盾化解”双平台,推动治理与服务协同发力,通过定期会商、联合接访,2025年成功化解占地补偿、生产扰民等纠纷20起,办结涉油信访案件9起。持续开展“法治讲堂进油区”“法律服务进企业”等系列活动,两年来举办法治宣传16场,覆盖受众超万人次,实现纠纷化解和法治教育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