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曹川
智能化托辊生产线全速运转,机械臂在焊接仓内灵活焊接着托辊配件,巡检机器人精准巡视,整条生产线仅需两人补料即可。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这条年产7万根的生产线不仅在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且与原有产线相比,真正做到了减员提效。
近两年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紧扣自身专业属性,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深入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矿用产品生产线建设,积极培育与黄陵矿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维修车间转型“制造商”
在该公司数控加工中心,六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的液压支架密封圈,尺寸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以内,装配合格率由82%提升至98%,有效解决了井下高压环境下密封件寿命短的难题。
液压支架密封圈在机电公司的矿用产品体系中只是“冰山一角”。2023年,机电公司结合黄陵矿业发展实际,确立了“12535”发展体系,引进了瓦斯抽放管、高压胶管、风门及压风自救装置等矿用产品生产线,以满足矿井生产物资供应,构建矿用产品全链条“生态圈”。
生产线建成后,矿用风门、高压胶管等产品一批批整装发往矿区各矿井生产单位。在保障内部供应的同时,机电公司以陕煤集团“内部协作”为契机,积极拓展外部市场。今年,在陕煤集团煤炭板块协同增效推进会上,机电公司签署了金额达2000万元的产品销售意向协议。
让废旧设备焕发新活力
走进机电公司机电二厂,车间内干净整洁,墙上悬挂的作业流程和风险告知牌光亮如新,待修设备摆放整齐。数控车床前,职工输入设备参数后,一个个零部件便精准加工完成。
在机电公司,激光熔覆、等离子熔覆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能够适配各类工件配型,通过再制造工艺“打磨”出性能堪比新件的产品。
“清洗中部槽、三维扫描缺陷、自动打磨、CMT增材和激光熔覆强化。”这是机电公司应用激光熔覆设备修复刮板运输机中部槽的流程。“设置参数,按下启动键,静待2个小时,一台磨损严重的中部槽便可修复完成,耐用程度甚至比新品更高。”机电总厂厂长王志凯介绍,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矿用设备的耐磨性及耐腐蚀性,每年节约外委成本近300万元。
此外,该公司还先后引进了数控车床及数控镗铣床,实现了采煤机、减速机等壳体及结构件孔磨损后的精度加工修复,每年节约外委费用近百万元。
锚定大型装备制造
2024年,在机电总厂调研时,一台报废的矿用掘进机引起了符大利的思考,“按废旧物资折算,报废掘进机价值仅2万多元,如何让这台废旧设备焕发新生,实现再利用?”
矸石作为采煤过程中的附带品,传统处理方式是将其从井下运输至地面,进行堆放或填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黄陵矿业秉持绿色环保理念,采购了井下矸石填充车,将矸石回填至井下巷道,实现矸石不升井。然而,这种车辆体积大、维护成本高。
基于废旧物资再利用、降低成本的初衷,符大利提出了将废旧掘进机改造为多功能抛矸一体机的设想,实现自造设备、自产自销。
经过多次技术研讨、图纸设计和方案优化,最终设计图纸成功“出炉”。经过半年的“闭关作业”,多功能抛矸一体机成功“问世”,实现了自动集料、倒料,作业人员由原来的5人减少至1人。
今年5月,该公司又成功研发出矿用管道辅助安装车,仅需1人便可完成管道起吊、转运、对接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
未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布局,以质量稳定、交付高效、服务周到为核心优势,树立“机电制造”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