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3日
苍术飘香产业旺 企地情深日子红
通讯员 张仕昕
  青瓦白墙的院落,轰鸣作响的晾晒厂房——新老元素在这里交融共生。机器声不再冰冷,反而与村民的欢声笑语交织,奏响了一曲生态优美、产业兴旺、民生温暖的乡村乐章。自2019年建庄村与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携手以来,这座深居子午岭、曾深陷贫困的山村,在数年如一日的真情帮扶与实干耕耘中,一步步蜕变为烟火气里蕴藏无限希望的振兴家园。
  时间回溯到2019年,全村362户人家面对的是“无产业、无资金、无人才”的困境,年轻人仿佛注定要“出走”他乡。二号煤矿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急于铺摊子、搞形式,而是沉下心来摸清村情,瞄准当地苍术“性状好、药性足、品质优”的天然优势,为村子确立了“绿色建庄,品质苍术”的发展方向。
  “ 以前种玉米,汗珠子摔八瓣,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改种苍术,一亩地能收入1.2万元,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建庄村的乡亲们谈起如今的生活,眼角眉梢总是洋溢着掩不住的笑意。
  每年40万元的扶持资金,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村集体经济的根基。岁月流转间,如今的建庄,苍术已从一株株幼苗,发展成集科技育苗、规模种植、趁鲜加工、产销一体化的全链条产业。精油、香囊、熏香等产品香飘四方,建庄村成功跻身陕西省道地药材生态示范基地。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2916元,增长17%。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0万元。“ 黄陵苍术”地理标志与品牌商标,正勾勒出乡村品牌的鲜明轮廓。
  帮扶的温度,不仅蕴藏在苍术产业的成长脉络中,更融入解民忧、兴产业的点滴细节里。在大力发展苍术产业的同时,二号煤矿看中了建庄村90%的森林覆盖率这一生态优势,为养蜂产业铺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养蜂热情,二号煤矿坚持以企业认购的方式,帮助村民销售1.5万斤蜂蜜,带动增收超过100万元,稳稳托住了乡亲们的急难愁盼。
  村民李枝嵩是村里的养蜂能手,但过去蜂蜜销路狭窄。在二号煤矿驻村书记张浩的帮助下,他学会了在家中进行网络直播带货,首场直播就卖出50瓶蜂蜜,轻松收入5000元。
  “多亏了企业的同志们!没想到咱们山里的蜂蜜也能卖到全国。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跟着养蜂,日子又红火了一大截!”李枝嵩激动地说。
  “当然可以,不光是蜂蜜,我们还要帮助建庄村发展更多产业,一起卖到全国去!”面对苍术和蜂蜜的成功,建庄村村民热情高涨,“肉兔养殖”项目迅速启动。请来专业教授现场教学、修建标准化养殖场区、引进优质肉兔品种……经过共同努力,如今走进建庄村的肉兔养殖基地,标准化厂房规划整齐,兔舍内温暖适宜、通风良好、干净整洁。一只只白色肉兔毛发鲜亮、身形圆润,惹人喜爱。
  据了解,到2025年,建庄村的苍术种植面积将达3500余亩,养蜂规模超过800箱,肉兔养殖量达7000公斤,形成“苍术+蜂蜜+养殖”的多重支柱产业格局。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在这个深山小村,“人情味”是当地人提及最多的词。因地处偏远,年轻人多外出求学务工,村中孤寡老人居多。二号煤矿工作人员坚持每年节假日走访慰问他们,走进家中,唠家常、问冷暖,送去的不仅是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更有跨越企地界限的深切关怀。
  “帮扶不仅是产业和民生的改善,更要将企业的温暖带到村里。”二号煤矿驻村书记张浩说道。从此,乡村振兴被赋予了新的目标和意义。该矿不仅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还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学雷锋活动、结对共建等方式,拉近了企业与村民的距离。
  截至目前,企业已为14名困难大学生分别发放1000元助学金,并吸纳34名当地人就近就业。二号煤矿以最朴素的行动,把“群众事”当“自家事”,让企地情谊在烟火日常中愈发深厚绵长。
  风拂过田野,清香远播。二号煤矿与建庄村共同发展的故事仍在继续,历久弥新。在这片深山村落,企地同心的浇灌终将让每一份期盼落地生根,让每一个日子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