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琦 通讯员 袁欣 陈鹏飞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富县羊泉镇姚家塬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里,暖意始终涌动。村民们或办理手续、或围坐议事,脸上满是踏实的笑容。谁能想到,12年前,这个村的党支部连固定办公场所都没有。
2014年,带着军人的坚毅与担当,王建红接过姚家塬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上任后召集党员开会,地点只能选在老党员家的炕头上。“开会在村民家轮着坐,盖章要追着干部跑”,是当时村里的真实写照。
“必须先给村集体找个‘家’。”王建红暗下决心,“没有办公室,干部没干劲,村民没依靠,这第一步必须迈出去。”
他主动扛起责任,多次往返镇政府与相关部门,详细汇报需求、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一年时间,一座功能齐全的村办公室便拔地而起。
办公室变身党群服务中心后,变化立竿见影,村民开证明、办手续实现“一站式”办结,不用再跑冤枉路;党员有了固定活动阵地,凝聚力显著增强,参与村务决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座小小的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村“两委”的办公地,更成了村民办事、议事的“主阵地”,让村集体有了“根”,让村民心里有了“底”。
解决了“办公难”,王建红紧接着聚焦村民最关心的生活品质。
“以前村里的路坑洼不平,雨天全是泥,晚上黑灯瞎火。”村民宋英雄回忆起过去的出行困境仍记忆犹新。
2017年,王建红牵头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分3期硬化全村15条巷道,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还在巷道两侧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
针对村民缺乏休闲娱乐场所的问题,王建红在村中心选址,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还定期组织文化活动。
如今,清晨与傍晚的广场热闹非凡,老人们健身、孩子们嬉戏、村民们聊天跳舞,欢声笑语不断。
“柏油路加宽修到家门口,生活方便多了,交通事故也少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宋英雄的话语里尽是满足,“希望后续有好政策,让姚家塬村更美丽、更幸福。”
“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光改善环境不够,得有产业支撑。”这是王建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姚家塬村以苹果种植为主,但过去缺乏储存设施,每到采摘季,新鲜苹果若不能及时卖出,要么低价急售,要么烂在手里,村民增收遇“瓶颈”。
2019年,王建红经多次实地考察、与企业洽谈,成功引进万吨气调库项目。如今,气调库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储存难题,还提供了就业岗位。
“以前好苹果没地方存,增收没盼头。”陕西子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志涛说,“现在能存万吨农产品,村民可待市场价好时再出手,收益更稳。与此同时,不少村民来这里上班,每月能拿固定工资,日子更踏实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王建红的思路不断更新。2022年,他启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绿化美化村民房前屋后裸露土地、种植花卉苗木,改造主巷道、更换排水管道、绘制文化墙,让村子“颜值”大幅提升。
“只要政策讲透、实事办好,村民肯定会理解。”王建红说。
2023年,他紧跟绿色发展趋势,争取到整村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覆盖村集体屋顶和闲置荒地,年发电量达120万千瓦时,每年固定分红28.7万元,其中村集体增收10万元、农户增收18.7万元,为村子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王建红从未停歇。“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光伏发电项目发展养殖业,实现‘光伏+养殖’立体发展。”王建红介绍,目前村集体已协调养殖25头西门塔尔肉牛,预计今年10月出栏,收入约28万元,加上光伏项目的10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能超40万元。
十二年光阴,姚家塬村从“无办公地”到党群服务中心落地生根,从“泥泞路”到硬化亮化全覆盖,从“单一农业”到“产业多元”。在王建红的带领下,村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产业兴旺有支撑、生态宜居有新貌、村民生活有提升,一幅更美好的乡村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