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采摘苹果 通讯员 康烁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欢 通讯员 康烁)初冬的暖阳,如一袭温柔的金纱,照耀着延川县杨家圪坮镇杨家圪坮行政村的沟壑梁塬间。一大清早,果园里便已热闹非凡,果农们陆续来到自家果园,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走进果园,一排排整齐的苹果树映入眼帘。这些树虽不算高大,枝干却遒劲有力,叶片层层叠叠,沉甸甸的苹果缀满枝头。不远处,果农们穿梭在果园里,手中拿着采摘剪,轻轻地剪下一个个苹果,再小心翼翼地放入筐中。为了避免碰伤果实,他们动作轻柔而迅速,脸上满是专注与认真。不一会儿,身旁的塑料筐便被红彤彤的苹果填满。
“我一共种了10亩苹果,现在已经收了5亩了,摘下来的大概有3万多斤。剩下的5亩,雇了七八个人正在采收,采摘完就直接装车运走。苹果已经按照一斤3.6元的价格预订出去了,今年苹果市场整体不错。”杨家圪坮行政村果农李建贵说。
果园的另一侧,来自四川成都的果商徐永贤正忙碌着指挥工人装车。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苹果,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到这边收苹果有10多天了,预计今年收30万斤左右。这里的苹果颜色红、含糖量高、硬度好,消费者都特别喜欢。”
近年来,为持续提升苹果品质和产业效益,杨家圪坮镇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果农们广泛采用矮化密植新技术种植苹果,不仅便于管理和采摘,也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和种植效益。
杨家圪坮镇作为延川县最大的苹果产业镇,现有果园面积6.87万亩,其中挂果园4.5万亩,年产量6万吨左右。截至目前,苹果采收率达到75%左右,预订率和销售率达到50%以上。
“今年,商品果价格每斤在4.1到4.5元之间,比去年高了1元,整体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杨家圪坮镇镇长杨辉介绍道,“我们联合县果业中心指导农户做好苹果的科学储藏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果农采用个性化包装、分级分拣,推动苹果销售由论斤卖向论个卖转变,真正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钱,帮助果农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