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辰毅 记者 潘文静)眼下,甘泉县石门镇王坪村的大豆进入丰收季。田间金黄的豆株随风摇曳,饱满的豆荚压弯枝头,轰鸣的收割机穿梭其间,将沉甸甸的“金豆子”尽数收进粮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种植户宋军利家的大豆田里,收割机刚完成一片区域的收割,他便快步上前查看豆粒品质。谈及今年的收成,宋军利难掩喜悦:“今年家里种了70亩大豆,长势不错,市场价每斤能到3元左右。而且乡政府和村委会提前对接了八千里豆腐干厂、石门豆腐小镇,销路根本不用愁。”
王坪村是传统农业村落,在大豆产业发展初期,镇政府积极统筹协调,村“两委”与驻村干部多次实地调研考察,结合村内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将大豆种植作为村域重点产业。
“ 我们村的气候条件与大豆生长需求高度适配,不仅能保障稳定高产,还能依托大豆丰富的营养价值延伸产业价值。”甘泉县石门镇王坪村第一书记杜玺介绍,经过两年的培育发展,村里的大豆种植已逐步形成规模。
近年来,王坪村始终将特色种植产业作为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村大豆种植面积达240亩,直接带动20余户村民参与,户均增收超8000元。今年的大豆丰收已成定局,村集体对后续产业发展也已有清晰规划。
杜玺介绍,下一步村里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争取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同时探索“大豆+玉米”轮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与综合收益。此外,还将持续对接本地粮食收购企业与加工企业,搭建稳定的产销对接平台。
“让村民的大豆不仅种得好,还能卖上好价钱,真正把大豆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杜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