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表彰大会的掌声还在校园里回响,教室里却早已表现出了泾渭分明的情绪——领奖的孩子把奖状捧在手心,眉眼间是藏不住的雀跃;还有部分孩子低着头,眼神黯淡地盯着桌面,连指尖都透着失落。他们或许是因一时松懈落下了功课,或许是在“分数”的标尺下显得平庸。每一次表彰,对这些孩子而言,都像是一场无声的否定。我望着他们耷拉着的脑袋,忽然想起那句叩问:教育的遗憾,是不是就藏在这些被忽略的失落里?
回到教室,我敲了敲讲台:“想领奖吗?”话音刚落,几个孩子猛地抬头,随即又怯怯地低下头,声音又低又沉:“想… … ”“那我们就自己设奖!”我笑着说,“每人找出自己的三个优点,只要能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就能领到专属奖状!”教室里瞬间陷入沉默,空气里满是犹豫与不确定。可没过多久,一向沉默的女孩悄悄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紧接着,两张、三张……孩子们递来的纸条,字里行间写满了笨拙却真诚的自我认知:“我每天都帮同学捡笔”“我打扫卫生最认真”“我画画很好看”… …
看着这些纸条,记忆突然翻涌——上届实验班的表彰大会,年级奖励的光环下,同样有几个孩子落寞地坐在角落。那天我给全班同学买了奶茶,在班会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人先被看到而已。”记得他们捧着温热的奶茶,红着眼眶说那是“ 冬天里的第一杯温暖”,如今那些孩子早已毕业,可那份感动却一直留在我心底。
而此刻,面对这个刚接手的“差班”,面对这些被分数磨得有些冰冷的心,当我把印着“勤劳之星”“友善之星”“创意之星”的奖状一张张递出去时,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脸上慢慢绽开了久违的笑容。原来教育的完美,从不是让所有人都站上同一领奖台,而是用一份包容与用心,为每个孩子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原来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只要洒下温暖,也能开出绚烂的花。
这些小小的奖状,或许算不上什么荣誉,却承载着最朴素的教育初心——让每个孩子都知道,他们值得被看见、被肯定。而这份久违的温暖,终将成为他们心底的光,照亮往后的求学路,也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师 宁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