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马树勤:“马不停蹄”奔出全村致富路
    ●马树勤在牛棚忙碌
  本报记者 乔建虎 通讯员 李鹏
   ·阅读提示·
  ■“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好好干!”
  ■“村民有啥大小事儿都会来找我,我也很乐意。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招呼’好他们,让他们一起富起来,才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按现在的行情来看,今年合作社能收入40万,村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揽过小工、跑过三轮、搞过运输,在烟草公司当过临时工,回乡创业后又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家住延川县官庄镇二八甲村的马树勤,生动谱写了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开创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
  今年56岁的马树勤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年轻时,他和其他村民一样,选择离开村庄外出打工,梦想着在城市闯出一片天地。
  “啥活儿都干过,虽然苦,但是没想过回去。”出过汗、流过泪,在外辛苦打工10多年,生活却没有多少改变,不服输的马树勤并不想早早回乡。
  直到2009年,孩子都上了大学,母亲身体也每况愈下,家里的农活无人支撑,无奈之下,马树勤决定回家。城市中的多年打拼没有让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却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这成为他终生的财富。
  马树勤没想到,一回村大家就选他当了村支书,“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好好干!”2016年,村里实行合并后,马家沟自然村并入二八甲行政村,他开始担任村支部委员和马家沟自然村党小组组长、小队长。
  “肩上的担子重了,更有干劲了。”马树勤风风火火地开“干”了。从制定村规民约到基础设施建设、调节群众矛盾纠纷、制订村子长期发展计划,马树勤始终坚持亲手干、带头抓,当天事情当天做,白天做不完就午休时间做、晚上抽时间做……
  “村民有啥大小事儿都会来找我,我也很乐意。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招呼’好他们,让他们一起富起来,才对得起他们的信任。”马树勤笑着说,村民家里停电、停水找他来修,有些老人到了秋收时节也会请他去帮忙,村子在他心里俨然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马树勤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干起事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但是,村子依旧是贫困村,产业发展落后这一现状,却让马树勤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村子未来怎么发展,55户贫困户靠什么致富?是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初,帮扶团队驻村以后,通过入户调研、上门走访、实地考察,为二八甲村量身定制了“山地苹果、沟道养殖、川道大棚、粉条加工”的产业发展规划,地处沟道的马家沟自然村成了天然的养殖区。
  “村子后山沟是散养牛的好地方,那时候我们就决定养牛。”说干就干,马树勤“马不停蹄”,一刻都闲不下来。
  “当时发展的许多困难,都来自设施的落后和不专业的运营。”马树勤说,没有牛棚,牛就养不起来,没有专业合作社,就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通过到周边镇村考察学习,马树勤认为成立专业合作社是一条可行的路。2015年底,包村单位县委统战部投资86万元为村民建了一座大型牛棚,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勤丰合作社正式成立。那时起,马树勤就挨门逐户去做工作,建牛棚、搭桥梁、购买防雨棚、加固棚顶……在他的引导和带动下,村民们对“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模式有了较深的认识,内心深处种下了“抱团取暖、攥拳发展”的种子。
  成立之初,习惯了土地自有、分散经营的农户并不看好合作社的发展,“赚不了,赔不起”的心理因素让很多农户对合作社望而却步。马树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大家多年来种植玉米靠天吃饭的观念是极为不现实的。为此,马树勤选择了率先示范。
  “放着土地不种,偏偏搞养殖,万一牛得个啥病就亏大了。”大部分村民都认为马队长在“瞎折腾”,马树勤却笑了笑说:“大家怕赔本,我就先养,挣了钱,大家就相信这个牛是可以养好的。”
  马树勤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带头买了3头牛回来,一年后,母牛生下的小牛犊卖完后净赚7000多元。“大家看到我赚了钱,就都有了搞养殖的意向。”
  既是信任,也是认可,但贫困户没钱买牛却难住了马树勤。“后来我想了个法子,联系了另一家合作社,给贫困户免费租了20头种牛,贫困户只需在第二年归还相应数量的牛就可以。”马树勤说,2017年,村里与任柯养殖合作社达成协议,以租的形式解决了贫困户没钱买牛的困难。第二年,种牛生下的17头牛犊成了贫困户手里的“第一桶金”。
  “他是我的表兄弟,互相熟络,所以我一开始就跟着他干,也幸亏跟着他干了!”正在喂牛的马树旺笑着告诉记者,如今他的牛栏里已经从最初的2头增加到了7头。依靠养牛脱贫的他开心地说道:“养牛不费劳力,钱还赚得多,这光景一天比一天好,再不用出去打工受那份苦了。”
  马树勤向记者介绍,目前勤丰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了养殖协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农户在散养的过程中采取轮流制散养,这样既避免了人员的浪费,又提高了喂养效率。镇上还筹资为村里新建了另一座大型牛棚,采用“滚雪球”的模式帮助村里发展养牛产业。目前为止,村里的牛已经出栏85头,数量从最初10余头增加到127头,养殖户也从刚开始的零散几户发展到如今的19户。依靠养牛可观的经济效益,村里的不少贫困户实现脱贫。
  “仅2018年一年,合作社就收入20多万元,平均每家都赚了1万多元。”马树勤笑着说,今年,他准备继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将牛的数量增加到200头以上。“按现在的行情来看,今年合作社能收入40万元,村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