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我们在村上
武江利和他的包扶笔记
本报记者黄志荣通讯员齐祥银
  5月9日上午,记者在延长县关子口村委会见到了武江利和刘宜伟。他们是县森林公安局派驻关子口村的包扶干部,刚刚到七里村街道办事处开完扶贫工作会赶回来的。
  一进门,武江利就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开始记录。
  “他们经常到我家里来,问我们的光景,为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贫困户何风海告诉记者。
  记者对武江利的笔记本产生了兴趣。当记者提出要看他的笔记本时,瘦瘦的武江利显得有点腼腆:“我的字写得不好。”
  翻开笔记本,第一页的记录时间是今年4月29日,记录的是加子善沟村民小组贫困户刘金兰的信息。内容包括刘金兰的致贫原因、家庭状况、2016年的包扶措施及收入等情况。反复翻看他的笔记本,记者发现,短短的10天时间里,武江利记了满满的54页笔记,记录了85户贫困户的基本信息。
  这些都是武江利和刘宜伟在全省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以来的入户成果。
  “最近,我们和别的村一样,正在进行着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武江利说,核实贫困户信息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前提。为了尽量把工作做好、干扎实,他们专门准备了这个民情日记本,将每个贫困户的信息记录在案。由于关子口村是前不久刚刚由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是个拥有444户1406口人的大村,因此,他们的工作量不小、身上的压力很大。
  据村支部书记公茂盛介绍:“这两个包扶干部一到村上就不得闲,整天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帮助解决问题,工作特别认真。他们单位也因去年的包扶工作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
  在接受采访时,武江利和刘宜伟说,除了扶贫外,党建、环境卫生也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因此,除了出去开会、回单位汇报工作外,他们就一直住在村上,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武江利说,这是他的第二个笔记本,第一个已经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