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2日
扶贫第一线
公路通到家门口 村民心里好欢喜
通讯员 赵力 本报记者 方大燕
●沿黄观光路延川段
  延川县大禹街道范家坬村与榆林市清涧县相接,距离延川县城较远,山路曲折难走,遇到夏天大雨、冬季大雪时全村交通基本处于中断状态。“老婆得了脑梗,常年要去医院看病,以前一大早起来赶上架子车往县城走,光路途来回就要5小时,太耽误农活了。现在的路展展堂堂的,开车半小时就到医院了,老婆看病方便,儿女回家的次数也多了。”说起通过村里的沿黄观光路,范家坬的白风康满脸欢喜。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口号深入人心。延川作为一个国定贫困县,“十二五”以来,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和建设,这个时期是延川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发展成效最显著的五年,一条条通畅的公路,成了延川百姓的致富路。
  “以前的土路不好走,天晴尘土飞扬、下雨泥泞不堪。秋天苹果收回来后,山路弯多又窄难运输,只能靠小三轮、架子车搬运,再加上路面坑坑洼洼,苹果送到地方都磕破了,价钱自然就低了。现在方便多了,公路就在我家门口,大车直接能开到果园附近,苹果价钱自然就高了。”延川县孙家塬村杨瑞前笑着说。
  五年来,延川县共建设农村油路(水泥路)685.3公里,解决了125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现在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511.2公里。2017年实施通村公路307公里,涉及163个行政村和346个建制村,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全县行政村100%的通畅率。广大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延川公路建设进展迅速。外连高速、内通乡村道路,打通了便民道路、产业道路,形成了‘大动脉与毛细血管’式的网络格局。为全县经济建设、形成经济循环产业带、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延川县交通局局长李青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