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延安之光(三章)
谢克强
    

延安

  有河自宝塔山下潺潺流过。
  这有些浑黄的延河水,经过女高音的金嗓子一过滤,便清清亮亮地潺潺流远,潺潺流远的河水和潺潺流远的歌声,如同新启的陈年老酒,醉了一代又一代人。
  从这里走出的一代人,大部分已走进历史教科书里,而当年那些平凡的地名,诸如杨家岭、枣园、凤凰山、清凉山、桥儿沟、南泥湾……如今在旅游图上神奇起来,在这些质朴的风景背后,导游不经意中随便一说,便是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
  在一部书里的插图上,我曾仔细打量过这座小城,如今这座小城已有不少现代派建筑,巍峨地屹立在阳光下。不远的崖畔上,一孔孔土窑洞,空旷得有些寂寞,只有那盏油灯,作为窑洞的一种默契,注释着那一段岁月。
  许多人来了,又走了,在这里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脚印。
  有人来这里游览;
  有人来这里朝圣。 
  

题一张照片


  阳光真好。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二年的阳光真好,明丽、灿烂,将毛泽东高大的身影投在陕北的黄土地上,将他富有诗意又带着辣味的湘音投在黄土地上,使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二年的延安,站在一张朴实简陋的方凳前,站成一座讲坛。
  也许刚呷过一口水,一只普通的军用搪瓷杯子搁在凳上。
  那搪瓷杯子里盛着的是清清的延河水吗?不,还有毛泽东滔滔不绝智慧的源泉,此刻,正流进干渴的黄土地,流进干渴的心田……
  习惯站着讲话。调查研究分析之后,一切都了如指掌,不知是细数当前的战争形势,对比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还是从战略的高度,梳理一个政党的作风?
  我猜不出。
  只有那条打着补丁的裤子,告诉我一个共产党人朴素的作风、俭朴的典范。
  阳光真好。
  今天,我来到延安,站在阳光下,默读这帧似乎有些发黄的照片,我景仰而深邃的目光,穿过历史,撞得阳光叮当作响。 
 

毛主席种过的地

  远远望去,在这一条川沟里,这一块黄土地是最普通的一块黄土地,待我走近时,立在地头石碑上的几个鲜红的大字鲜亮了我的眼睛,在我的眼里,这块普通的黄土地不再普通,且富有象征意义。
  是的,这是毛主席当年种过的地。
  女讲解员清亮的声音,描述着那动人的一幕——
  那是延安最艰难的日子,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湖南汉子来到这块土地上,举起镢头翻动板结的黄土,然后用他那握笔的手播下一颗颗种子……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一把镢头在这块地里挥动,千千万万把镢头也随着举起;一把种子在这块地里播下,千山万岭也萌生一片片新绿。终于,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中国革命,脸庞开始有了高粱一样红润的颜色……
  历史,终于认识了毛泽东,原来竟是一位种庄稼的好手。
  是呵,这个来自韶山冲农民的儿子,一生似乎都在忙着农事,忙着拓荒,忙着播种,忙着耕耘,而他以小米加步枪、用农村包围城市当是他种得最好的一茬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