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通讯组 谷嫦瑜
文艺演出、农民艺术品展示、品尝特色农家美食、农民趣味运动会……前不久,宝塔区麻洞川乡举办的“庆丰收”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延安人的朋友圈里火了,麻洞川乡如今的幸福模样也让大家记住了艺术节的策划人柳蓉,这个麻洞川乡的女书记。
“她就是我们的贴心人”
“柳蓉来了,快尝尝我棚里的黄瓜!”11月24日,冬日的暖阳下,宝塔区麻洞川乡樊村贫困户白爱荣家的蔬菜大棚里依然温暖如春。
“我们家的情况柳蓉最清楚,为了帮我们把日子过好,她操的心比我们自己都多。”白爱荣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在柳蓉的帮助下,白爱荣盖起来两个大棚,一年就收入了2万多元。用白爱荣的话说,“天天白面米饭,日子比以前可好哩!”
提起自己现在的日子,白爱荣笑得合不拢嘴。“政府这么帮咱,还愁日子过不好?人只要勤快,就穷不了!”
2016年6月,38岁的柳蓉被任命为麻洞川乡党委书记。上任伊始,为了将麻洞川的底子吃透,柳蓉走遍了麻洞川的村村户户、田间地头。“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行政决策一旦失误,损失的可是老百姓的利益,乃至一个地方的发展,工作上来不得半点马虎。”柳蓉迅速了解了麻洞川乡的基本情况,也对麻洞川乡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设想。为了拓宽工作视野,她自掏腰包,组织乡党委全体干部、各村村干部,先后到甘肃、内蒙古、渭南等产业发展先进县区、兄弟乡镇学习考察,并结合麻洞川乡的实际,提出了麻洞川乡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评价乡镇干部好不好,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走在麻洞川,问起乡里这女书记怎么样,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当时我整个人都垮了,特别绝望。没有柳蓉,不可能有我们家的今天。”王芳的丈夫身有残疾,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她又在前两年得了宫颈癌。她说,没有柳蓉一次次的上门开导,她根本挺不过来。“柳蓉还根据我的情况,帮我确定了搞养蜂产业,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信心。”王芳带着我们来到她屋后半山上的养蜂处,热情地给大家介绍着她的“致富蜂”,“我从十几箱养到如今的40多箱,经验越来越多,明年我计划增加到60箱。”一路上,王芳说的最多的就是“柳蓉真心实意地帮我,我自己也要争气了!”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柳蓉如何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或许,正是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麻洞川乡的惊人变化:党风端正,民风淳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柳蓉是一个不愿夸夸其谈的人,从走进麻洞川的那天起,她就深知,必须要靠实实在在的改变来赢得群众的信任。
“跟着柳书记,生活有奔头”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麻洞川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争取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柳蓉奔波于各部门之间,如实反映麻洞川乡的困难,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各类项目资金相继到位,项目一个接一个开工。老百姓心里乐了:柳书记真有办法,麻洞川乡有希望了。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乡党委、政府威信树立起来了,麻洞川乡的各项工作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雪水湾村是麻洞川乡的贫困村,不仅基础设施条件差,村上还没有主导产业,全村青壮年劳力几乎全部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人员。如何让雪水湾村在产业发展上转型、在居家养老上创新,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了柳蓉的新课题。
为了雪水湾村的发展,柳蓉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地走访,逐户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与村“两委”会为全村制定发展规划,与贫困户共同探讨致富经。“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该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句话让柳蓉有了思路。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帮助雪水湾村村支部书记刘建军和副书记高春胜分别成立了大欣养牛合作社和联胜养猪合作社,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通过发挥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支部引领成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支部带头人的“行动”,让全村群众“心动”,短短一年的时间,全村发展养猪的村民新建猪圈57处,黑毛猪养殖户75户、猪存栏近300头,带动了周边村组黑毛猪饲养达700余头,养殖黑毛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作为拐沟村的雪水湾,有着大片的山地,发展苹果产业自然成了首选。从2017年后半年开始,柳蓉先后协调资金150多万元,改造雪水湾村1290余亩土地,按照有劳力贫困户栽植、无劳力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达到全覆盖,“庭院有养殖、山地有苹果”在雪水湾村变成了现实。
有一次,柳蓉又来到雪水湾村检查精准扶贫工作,无意间听说村民陈卫肢体一级残疾,妻子离家出走,儿子正在读初中,家中没有收入,生活陷入困境。检查工作一结束,柳蓉就来到陈卫家中。她仔细询问了陈卫的家庭情况后,当即拿出了1000元给陈卫,以解急用。在落实包扶人工作时,柳蓉主动认领,成为陈卫的包扶人,她先后帮助陈卫一家新建猪圈1处,发放猪崽8只、能繁母猪1头,并落实了特设公益性岗位“一岗双助”,购买残疾车1辆,让陈卫的生活有了着落。雪水湾村的群众都说:“跟着柳书记干,我们的生活就更有奔头了。”
如今的麻洞川乡,小杂粮、彩色红薯、黑毛猪、酒糟育肥牛、苹果、蔬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使传统的玉米一条川逐步向“川道瓜菜、拐沟养殖、山地苹果”转变,“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逐步形成。
两年来,麻洞川乡产业建设、道路硬化、政府办公大楼维修、供暖供水管网维修改造、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党员活动室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项目接连不断。在柳蓉的带领下,麻洞川乡干群拧成一股绳,努力绘就着麻洞川新型农村现代化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