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盛夏,正是陕北山丹丹花绽放的时节。我在红都志丹洛河畔经历了一段既传统又弥新的历练——应老区人邀请,为旦八村撰写“村史”。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撰写村史,回首往昔,纪念先辈,百姓愿意接受吗?带着疑虑和对红都老区的憧憬,我和老伴儿“落户”黄土地两个月,尝试完成这件事。
刚从北京飞抵延安落地不久,用完晚餐,本想休息暂住一晚,旦八村村主任的小车已来迎接。“西川的乡亲盼你们早点儿到来!”于是在晚霞暮色中,我们翻山越岭,行进百余里山路,披星戴月“进驻”旦八村,此时已是子夜11时许。
第二天,在青山环绕的旦八村部,召开了“村史编辑工作启动会”。如今的旦八村已是“陕西省文明村”和中国革命老区新时代发展“特色村”。党的十九大后,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旦八镇党委书记任玉光、镇长曹志伟率先提议,撰写旦八村史,弘扬传统,激励世人,造福后代。
旦八原名李集镇,宋太宗年间,因众多匠人在石洼庄岩壁上开凿24孔储粮石窑,除米面开销,积年累月吃掉的食盐即一石八斗,久久传闻,声名远播,世人即依谐音喜称“旦八”,也有早早发家之美意,故延续至今。
旦八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城台村的“城台石窟”开凿于北宋时期,距今1090年,窟容宽阔,佛像众多,是“陕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洛河畔山崖下踞有“石洼庄石窟”,北宋年间开凿兴建,明清两代重修,浮雕形象生动,历经千年风霜仍栩栩如生。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长征胜利后老区军民同心携手,历尽艰辛,攻克反革命团匪盘踞的旦八寨,解放了旦八村民,保卫了党中央驻地红都的安全,赢得了毛主席、周副主席的赞肯。毛主席在《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著作中提及了这场战斗,功垂史册。以后旦八人民又在开辟红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浴血砥砺,艰苦创业,始终走在全县前列。这些历史变迁,应是旦八人的骄傲,近些年却很少提起。经我们采撷挖掘,又像黎明时分的星星之火,夏日间的山丹丹花蓦然绽放。
旦八参加革命最早的人,要数1935年秋“闹红”柏叶沟村的高登明老前辈。他第二年元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抗日救国会主任,志丹六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游击队支队长。1947年10月参军,在西北野战军教导旅第一步校任组织科科长、教导员、政委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瓦子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和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955年后被授予中校、上校军衔。曾荣获“人民功臣勋章”“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勋章”,后升任青海省军区副政委。
据多位乡亲回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资历高深、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妻子却一直在乡间务农。老将军每次回乡省亲,都是“轻车简行”,从不“前呼后拥”。回到山村,总是盘腿坐炕与乡亲们拉家常,吃农家饭。返回时如遇山洪冲断公路,就与送行的乡亲一道,步行一段山路前往县城。而上世纪70年代得知家乡要建水电站、办农场,时任青海军分区政委的老将军,竟亲自过问接待家乡来人,热情协助食宿、通讯、交通,购买到青海好马60匹及水轮机、发电机等设备,并派军车把马匹送至青铜峡渡口,电机等设备直送至旦八水电站工地。老红军对家乡人民的情怀根植黄土地,感恩天宇间!
“红二代”中还有旦八村第一位“人民海军”王文再,第一位“人民空军飞行员”高宝善,都是村民的骄傲。采访中发掘出令人震惊的闪光亮点。王文再1945年5月参军,经历了解放战争。原是西北野战军的小战士,为何能当上海军?这其中有段奇缘:转战大西北时,王文再连队的战士曾被马鸿逵骑兵集体活埋,幸亏兄弟部队赶到,救出奄奄一息的王文再。别的战士牺牲了,他苏醒后不顾伤痛艰辛跋涉,追赶上自己的队伍,表现出对党对人民军队的忠诚。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的号召。组建海军时,部队特选这位浴血黄土地,弹雨重生的坚强战士,从大西北来到东海岸边,在青岛“海军基地警卫团”服役,以生死淬火的忠诚,保卫祖国海疆。1956年6月,王文再退役回乡,1970年担任旦八大队长,把中晚年的生命时光,献给家乡农村建设,终生无悔!
“红三代人”孙海,母亲曾被评为1958年的“全国造林护林能手”,以及80年代旦八村所有妇女中首位“陕西省劳动模范”。因此,孙海身上也蕴含着母亲的奋斗基因。1970年代,他曾在农田水利会战中担任“青年突击连”指导员兼司号员,带领旦八村一伙后生女子,从深秋11月起,每天凌晨三点吹号起床,三点半赶到川道工地出操,黎明开工,晚间11点收工。每人每天完成30土方任务,拼命大干45天,平整川台地200余亩。在今天看,简直就是奇迹!
还有失联多年的插队知青,当年王湾队队长冯华,“走出山村的子弟兵”李宏刚,“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刘贵忠博士建设家乡、为国争光的事迹,隐秘梢林山坳、沉睡千年的“何家洼石窟”,我们都有幸发掘和“探访”。这些动人的事迹和珍贵的文物,正是旦八村民生生不息、创业进取的历史缩影。追溯到这些剪影,犹如黄土地间的宝藏,体现出老区父老乡亲的精神魂魄和族群根脉!更加激励我们投身采写编撰村史的行动中。
在极为有限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村史编辑组”的成员们,紧紧依靠当地组织和老区人民,密切协作,扎实采访,辛勤收集,笔耕不辍,足迹遍布旦八街市农舍,山岭川道,洛水两岸方圆近30公里的区域,走访各类突出贡献人物70余位。拍摄照片数百张,录像几十段,访谈记录数万字。严谨筛选,倾心写作,终于编辑撰写出长达18000余字的《旦八村史印记》,再现了旦八人民从开辟红区,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长达80余年的历史步伐和业绩足印,为旦八人民修史立传,建立档案,开拓先河,奠定基业作出了贡献。
在我们回京前的总结会上,一位“红三代”几乎含泪谈的感受,让人震惊!“看完这村史,我确实深受感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爷爷从开辟红区闹革命,‘文革’被批判,都写入正史,功勋现世。还看到一些从未听说过的前辈历史,都发掘出来啦,真受感动教育啊!我心里豁亮,身上也有劲儿啦!坚定跟党走,建设美丽乡村!”当他粗糙的大手紧握住我的手时,我感到陕北人特有的气息暖流涌遍全身。这位乡亲的反响,可谓陕北老区民意的缩影!
当我乘车返京,已是傍晚时分,晚霞山风中,路边的山丹丹花还未败。途经当年插队的向阳沟,我不禁摇窗眺望,竟惊喜地看到“新兴工业园区”的夜景——那当年的川台地,曾是我们知青与乡亲们携手开创耕耘的“农技实验站”遗址,如今“旧貌换新颜”,它也是陕北乡村变迁变革的历史见证!周河岸边“精分厂”灯光闪亮,一座座油气分离罐犹如镶嵌珍珠的宝塔,直插夜空;又仿佛融入苍穹间的星斗银河,整个天地都似汇成了金银世界。
向阳沟里,有一片灯光更明亮,那是我们正在布展的《北京知青与乡亲心连心》的展室。这几乎与“旦八村史”的编撰先后同步进行着。我不由地感动了:在这块前辈开拓的土地上,陕北人民与北京知青都曾淌过汗,洒过血,如今都满怀“中国梦”的夙愿憧憬,正共同书写着黄土地上“延安精神”的历史新篇!
延河水啊日夜向东流,人间正道后来人不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