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起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当年的“红军锅” 吴起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口缸,陕北用来腌酸菜或者盛水的一口普通的水缸。它浑身布满裂痕,用胶泥和竹条箍着。
这口缸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红军锅”。特殊的名字背后,是一段感人的红色故事。
在吴起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张红艳的讲解下,我们穿越历史,开始慢慢探寻“红军锅”背后的故事。
1935年10月19日,历经千辛万苦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老百姓听说我们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凭着两条腿,爬雪山,过草地,涉江河,硬是走了两万五千里路时,都感叹不已。他们饱含深情,为红军筹集粮食、布匹,烧饭、缝衣。伤病员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萧劲光将军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一首《长征组歌之到吴起镇》唱出了当地百姓的心声。
1935年10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定边县的白马崾崄一带到达吴起头道川的铁边城。当时这支红军威武之师,穿得就像叫花子一样,他们衣衫褴褛,多数人脚上穿的是草鞋、麻鞋,偶有布鞋的也都露着脚趾,但战士们个个精神饱满。
19日晚天刚擦黑,征得老乡同意后,他们在距吴起镇约5公里的头道川倒水湾村进行休整做饭。由于人多锅少,连石板都被用来擀面烙饼。张宪杰家的水缸也被“征用”,搭几块石头架到火上就成了一口锅。
那时加工的米面少,粮食只有黑豆、荞麦、糜子,都是带皮难熟的东西,烧的时候火一大,水就干了,再一加水,没想到缸随之裂开。
缸裂了,又冷又饿的战士们抓起撒在地上的粮食就吃,半点儿也舍不得浪费。等离开的时候,红军战士把裂了的缸洗干净,又拿出两块银元给张宪杰作为赔偿。
淳朴的张宪杰当然不要,但红军战士态度坚定地说“:老乡,这是我们的纪律,你不拿我们可就违反纪律啦。”张宪杰只好把钱收了。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张宪杰舍不得将缸扔掉,就让箍缸匠人用竹条圈了3道箍,用来放粮食。
1966年吴起革命纪念馆成立,张宪杰将这口水缸捐献给吴起革命纪念馆。
1992年,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将此缸认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并命名为“红军锅”。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口“红军锅”也是红军军纪严明有力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和经验总结。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口“红军锅”,带给人们更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