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1日
绝渡逢舟 生命重续
通讯员赵兵兵
  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收治了一名女性车祸伤者,据肇事司机描述说,伤者在过马路时被自己的车撞飞,当时就意识不清,陷入昏迷,紧急送来市人民医院抢救。经过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肺挫伤,全身多处骨折,情况十分危急。
  对于外伤患者,救治首要的措施就是建立生命通道快速大量补液,可偏偏伤者在这里出现了问题。由于其重伤后,右侧上肢出现血栓,而左侧血管虽然没有血栓,但血管直径偏细不能放置PICC(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CVC(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短不能达到长期输液目的,而普通留置针远远不能满足救治要求。就在这危急时刻,神经外科护士长张海霞想到了“中线导管”可以解决此难题。
  据了解,该院普外科一病区护士长李静带领护理团队在医院率先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已成功为30余位患者完成放置,遂请李静参与紧急会诊,协助救治。
  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李静沉着应对,凭借丰富的护理经验以及精湛的技术,迅速为该伤员成功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中线导管放置术,很快解决了输液难题,建立了生命通道,使其被救活的希望又增加了一分。
  李静介绍说,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又叫中线导管,导管长度为20cm~30cm,从肘窝处上两横指常规穿刺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内,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锁骨下静脉,操作简便,在床边即可进行。中等长度导管(MC)具有穿刺速度快、安全性较高、维护成本较低等优势,为病人提供了一种经济、安全的输液方式。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外静脉治疗指南推荐使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该女士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