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来越近,置办年货成了眼前的大事。备好了丰富的年货,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甜蜜而激动的等待。
儿时,一进腊月就掰着手指算“集会”的日子,因为跟着大人到红红火火的集市上置办年货,把年味儿带回家,是一年中最激动人心的事儿。
过了腊八,母亲便忙碌起来,扯布、补衣、碾米、磨面……把幸福酝酿;蒸、煮、腌、炸……把年味烹浓。父亲请来了手艺好的宰猪人,要把养了一年的肥硕的猪宰掉,日子是老早就定好的吉祥日。这天无论阳光正好,还是大雪纷飞,全家的心情都是灿烂而明媚的。宰猪是过年最为隆重的仪式,也是对一年最为慷慨的奖励。这是从春天到冬天的辛勤后的美味,这是掺杂着人间暖意的一餐,这更是年味最浓的年货。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腊月里的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期盼,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在爆竹声声中,除夕成了一朵怒放的花,一颗熟透的果,把芬芳的喜悦与饱满的幸福呈现。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着年夜饭,享用着丰盛的“年货”,用欢声笑语驱走岁末的寒凉,在其乐融融中迎来新年的温暖。
而今,“家”离得越来越远,日子越来越忙,回家过年的次数屈指可数。好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好。网络发达,物流便捷,可以电话,可以视频,可以帮父母置办年货并快递到家。父亲爱喝茶,他喜欢同邻居眉飞色舞地品茶论道;母亲爱围巾,呢子料、针织、纯棉……每样都来一条,她喜欢跟那些老姐妹显摆臭美;什么侄子、侄女、外甥等,衣服、糖果、玩具、学习用品……每人都买一套,貌似把生活的细节与期待全部寄回去,才算得上是最好的年货。
但即使如此,这些年货承载的年味却越来越淡了。对于渐渐老去的父母而言,大包小包的惊喜,远远不及我这个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能回家吃个饭,唠唠嗑。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才是父母真正的“年货”,我们回去了,就团聚了,团聚了,就是过年。因为这份“年货”里有沉积已久的思念与不容分说的温馨。
一年又一年,物质的极度丰盛压缩了我们对过年的期待,过年也没有了往日的喜庆与隆重。看似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淡的只是从前的仪式,不淡的还是情感的真切、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所以在我看来,年货并不只是短暂几天备下的美食靓衣,也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几日团聚。年货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还应该是一份精神上的“年获”。对工作而言,在年终总结中梳理经验,纠正方向,规划蓝图……个人与团队的成长和进步,是年获,也是年货;对学习而言,回味一年中的收获,制定新年里的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个人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是年获,也是年货;对生活而言,在全年收支账单里理出生活轨迹,计划着理财投资,提醒着开源节流……家庭和谐与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是年获,也是年货。虽然这份“年获”来之不易,却是最好的年货。
或许,年货,成了年获,才有真正的年味,才是真正的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