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公安局在南泥湾开展“铭记嘱托、忠诚担当”主题实践活动 谢岗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发表了重要讲话。
据了解,在延安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存革命旧址445处、藏有革命文物43673件,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城市。这些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感悟初心和使命的生动教科书,也是延安公安队伍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一支公安队伍在党旗和警旗的引领下,正行进在南泥湾乡间的小路上,这是延安市公安局正在开展的体验式现场教学,旨在让思想政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让全体民辅警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
据了解,近年来延安市公安局始终把红色教育纳入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课堂,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革命旧址上党课”“我在革命旧址讲党史”“讲红色故事、做忠诚卫士”“走长征路”“吃忆苦饭”“唱红歌比赛”等体验式、沉浸式红色教育,有效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听党话、跟党走,争当张思德式好民警。”来到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的15个红色大字。院墙上,宝塔山、张思德等一幅幅反映延安时期的红色历史工笔画瞬间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近年来,枣园派出所始终将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政治建警摆在首位,从杨家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中汲取养分。
“我们在派出所设置了枣园红色教育文化墙,创办《枣园警事》学习专刊,把党建阵地延伸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我在枣园旧址讲党史”“讲枣园故事、做忠诚卫士”等系列主题党建活动,不断擦亮新时代“枣园灯光”党建品牌。枣园派出所所长李军阳介绍,如今,枣园派出所每位民辅警都能满怀深情地讲述关于七大旧址、枣园、宝塔山的红色故事,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大家的血脉和灵魂。
在红都瓦窑堡,子长市公安局组织民警在子长烈士陵园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在美水家乡,甘泉县公安局组织党员民警参观“雪地讲话”“下寺湾会议”等革命旧址;在苹果之都,洛川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郑晓娟在洛川会议旧址前为民警讲授党课……如今,在革命老区延安的每一处旧址前,随处可见前来学习、教育的公安民警。在一处处红色旧址和一个个红色故事的激励下,全市公安民辅警忠诚履职,一心为民,把传承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了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双提升,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延安社会治安满意率、公安系统满意率和交警满意率分别由2019年的93.88%、96.49%、93.09%提升至2022年的98.06%、97.31%、96.64%,延安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印证了红色资源对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强大感召力。
“用好红色资源,从红色旧址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争做延安精神新传人,在新征程上谱写延安公安工作新篇章……”延安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袁家富表示,延安公安机关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用好革命圣地红色资源宝库,进一步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和载体,教育引导公安民警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新担当新作风新形象奋进新时代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