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肺部结节,网上一查都是有关肺癌的话题,看到这里大家就立即就担忧起来了,甚至是感到焦虑,那么肺结节是肺癌吗?其实不是。现在因为高分辨率CT的普及,导致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非常高,但是95%以上都是良性结节。且良性的肺小结节是不需要临床干预,更不需要外科手术,老话常说“人吃五谷得百病”,我们的肺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很难不得病,一得病难免留下痕迹,就是肺部陈旧性改变或者良性结节。
那么,肺结节究竟意味着什么,需要注意什么,肺结节与肺癌有何区别,如何预防肺癌?为此,我们采访了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高辉。
什么是肺结节
高辉说,肺结节就是在胸部CT里表现为直径小于等于30毫米的局限、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不那么实的肺部阴影,可为单个,也可能是多个,一般无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CT影像。
肺结节也分大小,小于5毫米称为微小结节,5~10毫米称为肺小结节,直径11~30毫米称为肺结节。密度也有差别,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肺结节与肺癌的区别
高辉说,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结节,其恶性的可能性小于1%,不用过于紧张和担心,需要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比如老年男性、吸烟、肿瘤家族史等,无高危因素,可不随访,若存在有高危因素,建议每年复查胸部CT。
直径5~8毫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2%~6%之间。这个需要具体对待,医生需要看形态、部位、密度,还有一些特殊的影像形态综合判断,也会和患者以前的胸部CT做对比,因此建议患者保存好以前的胸部CT影像,并且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带上。
直径8~20毫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18%左右。 超过20毫米即2厘米以上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会明显增高,可高于50%。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结节都是恶性的。
大家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万一肺结节是肺癌,隔了那么长时间随访,会不会把病情给耽误了?高辉说,其实肺结节生长很缓慢,实性结节长大一倍时间需要149天,半实性结节则为457天,而磨玻璃结节则可长达813天。即使在首次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小结节考虑是“原位癌或微浸润癌”,在3~6个月的随访中,它通常不会由一个很早期的肿瘤变成晚期肿瘤或发生转移,对疾病的整体预后并没有任何影响。
如何预防肺癌
根据2021版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这些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CT。是指年龄大于40岁的,吸烟每天一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长期被动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氢等接触者)者;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或者肺癌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高辉说,尽量不要接触那些致癌的危险因素,比如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空气污染的时候要做好防护,还有职业暴露,咱们陕北常见的是煤炭、石油、水泥、装修材料、石头等粉尘,如果改变不了职业,那么就做好防护。
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癌症性格,比如焦虑,长时间爱生闷气、性格郁闷或急躁爱发脾气等。调整好生活的节奏,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并定期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虽然体检发现的肺结节越来越多,但是高辉在这提醒大家,不要过度诊疗,不要过度担心,因为很难凭影像报告百分之百的精准诊断,肺结节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是冰冷的科学和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的一个决定。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正确了解和认识肺结节,和医生更多沟通和对话,做出最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