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3日
十岁男童误吞枣核 消化内镜巧妙取出
  本报讯(通讯员 李亚梅)十岁男孩意外吞下枣核,导致食管穿孔,不得不做手术取出。医生提醒,吞异物不要喝醋,更不要试图通过吞饭、吞菜将异物“带下去”,这样可能会将异物带到更深的位置,甚至可能划伤食道。家长第一时间要做的是立即停止一切进食,及时送往专业的医院处理。
  今年十岁的小杰,3天前进食粽子时误吞枣核,3天来患儿不能进食,喝水,于7月9日入住延大附院儿科三病区。来医院时小杰颈部疼痛明显,急诊行颈胸部CT+三维重 建 显示 食管 可 见大 小约1.8cm×0.5cm梭形高密度影,边界轻,周围可见气体样低密度影。诊断为食管异物,周围积气。
  儿科消化团队在高春燕主任的指导下,详细结合患者体征与相关检查考虑为食管异物嵌顿致食管穿孔。由于患者食管异物嵌顿时间长,并已有食管穿孔,且异物尖锐,将面临以下问题:内镜下异物取出困难,二次损伤,可引起食管周围炎、纵膈炎和周围脓肿、食管瘘,穿破大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术中转外科开胸手术等各种可能。患儿父母情况特殊,无法沟通,只能与患儿爷爷、姑姑沟通病情,详细告知患儿家属患儿目前情况及术中、术后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家属表示积极配合。
  为最大程度救治和减少患儿并发症,由高春燕主任组织,成人消化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影像科、麻醉科、胸外科等多学科组成的MDT团队,在预判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后,急诊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很快展开。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儿科三病区医护团队进行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胃镜前端带透明帽,顺利进镜至距门齿14~15cm处可见一横形异物,上覆大量肉类,异物钳反复夹取肉类后可见一长条形枣核异物,两端均嵌钝于食管壁,反复调整异物钳角度和方向,牢牢地夹住枣核一端,异物钳轻巧推拉异物和外推局部食管壁,探寻、暴露出枣核扎入较浅一端(右侧),然后向下推拉,游离该端,最后将枣核调整入透明帽,成功将一长径2.6cm的枣核完整取出。
  再次进镜观察,原异物嵌钝处可见较深的食管穿孔2处,穿孔处均可见多量脓液流出,局部食管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少许渗血,给予积极治疗,手术过程顺利。
  该内镜手术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术后患儿咽部疼痛感消失,颈部可自由活动,再未发热,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也避免了患者的外科手术创伤。患儿食管异物被取出后,继续在儿科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