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有力支撑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截至2024年,我市1784个建制村道路全部通畅,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4A级以上县区比例达到100%,建制村通物流快递比例也达到100%。
目前,我市乡村道路管养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管养机制落实不到位、养护资金保障不足、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部分桥梁亟待改造。
梁丰委员建议,一是健全管养体制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原则,分级管理、分级养护,逐步形成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保障体系。二是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树立“三分建七分养”理念,发挥乡村公路养护资金最大效益;推进“乡村公路+”发展模式,探索“路衍经济”,反哺乡村道管养。三是强化道路安全管理,建立乡村公路防控排查处治长效机制,保障乡村道路安全畅通。四是开发管养就业岗位,鼓励沿线农民承包乡村道路日常养护,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五是全面提升管护意识,将乡村道路养护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打造村级专线,切实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