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1+3+N”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重组整合12个紧密型医共体,9个县(市、区)已完成组建挂牌并正式运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构架基本成型,医疗服务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在运行过程中,我市医共体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运行管理和资源整合困难。二是县域整体服务能力仍然不足。三是医保相关政策有制约。四是信息化互联互通还未实现。
王浩委员建议,一是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必须要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破除“政策藩篱”,确保高效运行。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做实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强化医保基金赋能。医保部门要精准核算,及时调整政策,引导患者分级就诊;探索改革措施和医保奖惩机制,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四是同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医共体内部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升级、改造和融合,特别是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医共体内服务的协同性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