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制造的矸石填充车 本报讯(记者 杜子龙 通讯员张辉)“这台矸石填充车前身是一台报废的掘进机,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只能当废铜烂铁处理,评估价值只有2万多元,经过技术改造变成了新型矿井生产装备。”2月17日,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修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新制造的矸石填充车进行最后的整机调试。
黄陵矿业废旧物资存放站堆放了不少报废设备,在很多人眼里,这些设备只能当作废铜烂铁被处理掉,而在机电公司技术人员眼中这些却是“宝贝疙瘩”。
矿井生产一直倡导“矸石不升井”环保理念,能不能将报废的掘进机进行再改造加工,变为井下巷道矸石填充车?
技术人员按照新思路,立即着手对报废掘进机进行“量体裁衣”。为设计出符合矿井生产需求的装备,技术人员连续多天到井下实地了解情况,对巷道尺寸、煤层高度、现场作业环境进行了调研,联合装备厂家共同设计技术图纸、研讨难题、优化方案……
拆解报废的零部件,保留车机行走动力核心总成,贯穿车机本体加装车链传导系统……技术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对报废掘进机进行“精雕细琢”。由于是首次对矿井大型装备进行改装,缺乏相关成熟技术和实践经验,初次改装好的装备存在液压机构伸缩力度不够、传动皮带位移严重、支护装置布局缺陷等问题,技术人员不怕啃“硬骨头”,共同协商沟通,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最终经过一个多月的再优化改造,一台集破碎收料、传导运输、智能操控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矸石填充车“变身”成功。
“整台装备行走部位、传动部位和控制系统都是技术人员自主改装制造完成的,全车消耗的钢材量达13吨。”装备改装技术负责人朱海伟介绍。
为提高矸石填充车安全可靠性和操控性能,技术人员在车机四周安装了红外报警装置,作业中一旦有人误入车机作业范围则会持续报警提醒,此外,技术人员还加装了远程无线遥控系统,可利用遥控器进行远程无人操作,每小时可填充矸石400方,提高了煤炭回采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业人员由原来的5人减少至1人,作业效率提高5倍,不但将作业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而且提升了安全生产效能。
“市场上采购一台矸石填充车至少需要400万元,而且后期维修周期长,费用高。我们通过废旧物资再改造,仅花费100多万元就让报废掘进机实现二次再利用,为公司节约采购成本200多万元,不仅盘活了报废设备资源配置,又填补了自主研发装备的技术空白,同时历练提升了技术团队的设备再制造能力。”该公司经理符大利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