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2日
父亲的肩膀

  高志奇
  我的父亲出生于洛川县的一个普通小村庄。1957年,正值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的辉煌时刻,他就是在这一年出生了。随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无疑在他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相较于那次与狼口的惊险邂逅,那些困难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
  在那个生态环境尚好的年代,狼出没频繁,对人们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当父亲还是个孩子时,他误以为一只狼是狗,险些遭遇不测。是奶奶的英勇无畏,用她那双有力的臂膀和深沉的母爱,将父亲从狼爪下拉回。父亲脖子上的疤痕,便是那次生死较量留下的痕迹,也成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20世纪50至7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农业工业化的号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修水利、建大坝成为重中之重。1970年洛川县拓家河大坝正式动工,年仅13岁的父亲,本应坐在教室里读书识字,却被当作大人一般,送到拓家河参与打坝工作。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工具落后,打坝几乎全靠人力完成。父亲在那段岁月里,不仅锤炼了意志,也严重损伤了身体。
  20世纪80年代初,父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随着姐姐和我的到来,父亲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他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父亲曾是一名出色的拖拉机手,掌握着在那个年代稀缺的技术。然而,由于家庭的原因,他未将这一项技能发扬光大,终究没能成为技术工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杀过猪、开荒种地,只要有机会挣钱,他都会去尝试。我曾抱怨他过于操劳,但长大后才明白,那都是为了生活。
  我研究生毕业后,在延安大学找到了工作。婚后的我,更能理解父母的不易。然而,生活的负担并没有因为我已经工作而减轻。2019年的一天,父亲突发脑溢血,经过救治,虽无生命危险,但生活能力和质量大不如前。在生病后的岁月里,我未能给予他足够的照顾和陪伴,总是希望他能坚强一些。然而,人活着总是充满变数,很多事情都难以如愿。
  去年5月,父亲再次住院,查出胆总管有问题,但医生告知已难以治疗……父亲的状态越发不好,连2025年的年夜饭也没有吃。尽管如此,我从未想过他会这么快离开我们。然而,2月3日上午,父亲与世长辞,享年69岁。
  父亲的离世,让我深感悲痛和遗憾。回顾他的一生,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他常常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你要好好念书,不然就得和我一样,干很多苦活重活。”他在干活时总会带上我,让我亲身体验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在父亲的养育和教育下,我走出了一条他希望的人生之路。他用他的肩膀扛起了我,让我有机会走出他生活的村庄;他用他的肩膀扛起了我,让我有条件走出自己的人生路;他用他的肩膀扛起了我,让我有能力理解很多人很多事。
  对于父亲,我有无尽的遗憾与太多的不舍,但如今我只能用这篇文字来缅怀我的父亲,愿父亲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