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以独有的特点,在丰富和完善幼儿人格内涵、经验及促进幼儿智力、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充分地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有效运用民间游戏资源,组织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呢?
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是我们向孩子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民间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幼儿成长的历程中,得到了流传和发展。它具有易学、易会、易传及较强的趣味性等特点,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民间游戏在经过漫长的时间隧道以后,它所蕴含的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间气质和文化素养非常浓厚。因此,幼儿园民间游戏资源的有效运用对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园教师应有效地组织民间游戏
1.教师应给予幼儿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游戏。教师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只需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宜的点拨、引导。
2.活动场地布置要灵活,游戏材料准备要新颖。在室内,各班可以根据活动室的大小做到一室多用。教师可以发动幼儿利用建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搭建轻便灵活的小矮墙、屏风等。在室外,则可以在平整的操场上画上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材料方面则应保持一定的新颖度和一定的连续性。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鼓励和激发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造出新的玩具。
(二)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1.在幼儿的活动区域内设置各类民间游戏。可在各区域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能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类民间游戏,如在益智区设置“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民间游戏;在科学探索区设置“捻捻转”“抽陀螺”等民间游戏;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在音乐表演区投放彩绸、民间小乐器、服装等材料;在体育区投放高跷、皮筋、跳绳等材料。此外,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风车等玩具。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以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2.幼儿民间游戏可作为日常教学的辅助。民间游戏可以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日常教学目标,适时地运用民间游戏资源。这样不仅使幼儿体验了游戏的乐趣,陶冶了情操,也使其掌握了数的相邻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广泛收集趣味民间游戏,并有效抓住教育契机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家长是一个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从他们那里搜集整理并创编各类民间游戏,以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地、近距离地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民间游戏不仅是幼儿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有效地运用民间游戏资源,使其全面融入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最佳选择。(延安市安塞区第四幼儿园教师 刘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