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8日
汗水浇灌技改之花
——记延安卷烟厂制丝线升级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刘二雄
  记者 白雪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厂区,刘二雄的手机便响起了急促的铃声。“刘工,车间吊顶需要您来看看……”4月24日一早,延安卷烟厂基建技改办土建技术员刘二雄就接到制丝车间现场监护人员的来电。挂断电话,这位基建技改办的土建技术员迅速戴上安全帽,拿起图纸,大步流星地向施工现场走去。这样的场景,在过去260多个日夜里已成为常态。
  作为延安卷烟厂制丝线升级改造项目的土建技术负责人,刘二雄全程参与了这项自工厂易地搬迁十五年来规模最大的技改工程。该项目不仅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突破,更承载着延安卷烟厂再次腾飞的希望。
  “接到任务之初,压力如泰山般沉重。”回忆起项目初期,刘二雄坦诚地说。作为项目土建技术负责人,他全程参与项目前期规划方案、立项报告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在项目筹备阶段,刘二雄和同事们走访了业内多家先进企业,进行了11次技术交流,并收集整理了超过40份技术资料,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图纸、方案和技术标准,这些扎实的前期工作,为后续项目设计和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获批后,他便和团队成员即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初步设计方案及概算,并通过工厂相关部门、公司专家组以及第三方审查单位的严格审查。从项目立项申报到批复落地,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他心中只有任务,没有怨言,用实际行动铺就了一条技改顺利前行的道路。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场地受限、交叉作业等多重挑战,他和专业团队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反复沟通,对现场搭建的临时设施做出了统一规划,确保厂区人流、物流顺畅。经过10多次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施工组织方案。
  “制丝线升级改造项目总进度计划怎么进行?环节、时间节点怎么把控?”刘二雄说,那段时间他的脑子里每天都想着这些问题。当确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拆除作业、临时用电等专项施工方案以后,他的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
  在整个施工期间,刘二雄雷打不动地参加工程指挥部例会,每天必须对施工中遇到的痛点、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
  “规划拆除作业的物流路径,决定先拆哪些墙体、管道和设备,后拆哪些,我们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模拟和讨论,才形成了如此精准的方案,开始前期的拆除工作。”刘二雄说。
  随着旧设施的拆除和新设备的逐步安装,交叉施工作业带来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8米高的钢格栅龙骨焊接修复方案成为一大难题。“我们与设计院专家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反复勘查论证,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讨论,最终制定出了既规范安全又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有效保障了后续施工进度。”刘二雄介绍道。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还严格执行“三重质检”流程,从材料设备的到货验收、过程检查到节点验收,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这儿,平整度不够,还有这儿,细节处理不到位。”对于任何施工质量瑕疵,刘二雄总是平和但坚定地指出。正是凭借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许多潜在的质量问题被及时发现并纠正。
  2024年10月15日,项目正式投产。当第一批烟丝顺利下线时,刘二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看到自己的努力结出硕果,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无比值得。”三个月后,项目成功通过竣工验收,所有施工内容均达到了预期要求。
  “技术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刘二雄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凭着这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和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延安卷烟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