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通过地质保障系统查看井下采空区、导水裂隙带、地表水体、地下含水体等 通讯员 倪小红
防范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连日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紧扣安全生产核心,全方位、多维度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矿井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与防灾减灾工作深度融合,科技赋能防灾减灾,全面筑牢矿井安全防线。
精准宣防,全员筑安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安全宣教是防灾避险的根基,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增强矿工安全意识和规范行为习惯是预防灾害的第一道防线。
为进一步凝聚全员防灾减灾共识,该矿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宣传阵地,普及沙尘暴、洪水、雷电等灾害应对方法及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预防和安全急救常识。通过领导干部进队组宣讲、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深入普及各种作业岗位的危险因素辨识、事故预防以及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不断增强职工防灾减灾救灾意识。
“遇到火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离现场。”志愿者们一边演示,一边耐心地向职工及家属讲解。该矿发挥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以接地气、贴近心理需求的方式,向职工及家属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安全意识是灵魂,落实责任是关键。该矿深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开展防灾避险隐患排查治理,利用每周二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零点行动”“动态检查”等行动,对生产作业区域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动态达标等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确保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综合演练,共护安澜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关键的时候更要学会救急。为了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高抢险队伍的业务知识和整体协作能力,该矿开展“雨季三防”应急演练、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演练、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开展灭火器使用教学等活动,不断绷紧“安全弦”,练就“应急能”。在应急“实战”中学习自救互救技能,提升职工知风险、会避险、能施救的能力,锻炼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铁军队伍,以扎实的举措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稳步推进。
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该矿持续开展实战性急救科目训练,“面对面”讲解急救知识、“手把手”提升急救技能,帮助广大干部职工巩固和提升现场急救能力,掌握风险防范技能和事故应急措施。
当前正值汛期,为保证雨季“三防”工作落在实处,该矿加强雨季“三防”工作,备足备齐应急物资,做好应急值守,建立灾害性天气预防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气象数据,确保防汛各类指示政令畅通,设置防汛观测点,指派专人对雷、雨等极端天气进行观测,每周对井上下主要涌水点、防水闸墙、采区地表、风井、防雷电设施等开展一次雨季专项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排水设备、防洪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科技赋能,智慧防治
一号煤矿以“科技强安”为导向,运用新质生产力不断赋能防灾减灾,通过勘探监测技术的优化升级,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矿井高效生产筑牢数字防线。
该矿积极应用“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技术,通过不断融入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动态地质信息,构建二三维一体化地质保障系统,实现煤矿水文地质特性可视化查询、隐蔽致灾因素预测预警、重大危险源空间查询与预警、多系统融合应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助推矿井超前防灾、治灾、减灾,实现矿井灾害防治由“治理”向“智理”转变。
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为了让瓦斯抽采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该矿发挥具有精准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控制、自动适应能力的抽采系统的瓦斯智能抽采中心,对瓦斯治理各过程的跟踪和各节点控制,化解安全生产中的各类风险,帮助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科学决策、精准管理。
此外,该矿发挥智能通风系统的作用,对通风网络阻力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监测工作面通风瓦斯情况,确保通风网络的稳定运行,大幅提升矿井防灾减灾能力。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系统,矿井实现了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的转变,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