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1日
“吨粮田”里苗正壮 水肥一体穗更沉
  本报讯(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刘小燕)“这片玉米是5月初才播种的,目前来看出苗率非常高,总体苗情长势良好。”近日,走进黄龙县三岔镇长石头村云里府百亩“吨粮田”示范基地,一望无际的青翠玉米正拔节生长,三岔镇二级主任科员李志宏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喜出望外。
  “今年技术人员指导我们首次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播种密度可达到每亩5500株,留苗量不少于5000株,再搭配水肥一体化技术,玉米亩产将得到大幅提升。”李志宏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黄龙县坚持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协同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策试验示范,实施“1+百千万”行动,开展玉米新品种、种植密度等对比试验,优化集成“5335”“两优四改一喷一延”“滴水出苗”等技术应用,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据悉,在2024年玉米测产中,黄龙县百亩示范点平均亩产为1128.6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1061.2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为822.08公斤。其中,三岔镇孟家山村百亩示范田最高产量达到1213.78公斤,位居全市第一。
  种得准、管得精是“吨粮田”的核心。
  面对传统种植“密度低、管理粗”的瓶颈,今年黄龙县打出了“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融合推广的组合拳。“我们重点引进甘玉265、美联41、MC618等10余种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推广动力驱动耙、气吸式、气吹式等新型整地、播种机械,配套推广节水保墒技术,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农田墒情,指导农户灵活采取镇压提墒、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地膜覆盖、适度晚播等措施,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抗旱能力,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宇峰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黄龙县完成粮食春播面积16.28万亩,建成密植高产高效百亩示范点6个、千亩示范方4个、万亩创建片8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个,玉米绿色高效提单产行动示范区密度达到5000株、核心区5500株。
  良种选育到机械作业,从技术指导到示范引领,田野里不断增加的“科技范儿”,让黄龙这片热土“丰景”不断。
  “下一步,我们将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为主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方向,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积极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探索新模式,不断推动粮食单产稳步提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