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2日
刘万家沟村“变形记”
记者 白雪 周欣
  在宝塔区桥沟街道,有这样一个村庄,曾经因道路狭窄、设施陈旧,村民生活多有不便,多年来“行路难、吃水难、如厕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周围群众。然而,随着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彻底改写了这个村的命运,让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个村就是刘万家沟村。
  “以前的路不好走,路面坑坑洼洼而且还很狭窄,村民们来买东西的人多了就非常堵。现在柏油路直通家门口,多好啊!”在全新铺就的沥青路面上,刘万家沟村商户李东阳的感叹,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曾经,狭窄破损的石头路是刘万家沟的“老大难”。2024年6月启动的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如同给村庄按下“美颜键”:拆除沟口破旧房屋拓展空间,300米通村干道换上黝黑平整的柏油“新装”,165米人行步道串联起村落,17个下沉式雨水花园既防内涝又成景观……如今,车轮碾过不再扬起尘土,村民们在新的道路上从容穿行。
  走进村民景建玲的院落,青瓦白墙的新院墙勾勒出陕北民居的雅致轮廓,几孔窑洞安装了全新的窗户,改造后的菜园里蔬菜长势正旺,每一处景致都诉说着惬意的乡村生活。
  “我们的院墙、小花园、大门都是山体改造治理项目重新改造的,我还把门窗也换了,吃水也不存在问题。到季节了,种点时令蔬菜,既有田园味又省了买菜钱。”景建玲笑着说。
  历时一年时间,刘万家沟村实现了“华丽转身”。4个口袋公园和1个休闲广场修建完成,513盏路灯照亮了每一条巷道,7座标准化公厕解决了“如厕难”,150个停车位让车辆有序归位,1.4万米天然气管道铺设入户,雨污水管网与自来水管网同步升级,曾经的“脏乱差”彻底变身“洁净美”。
  “我们老年人现在有了休闲、锻炼的地方,过去刮风满脸灰的空地,以后就是我们放松、娃娃们玩闹的好地方。还有新增的公共厕所之类的设施,真的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村民郭海梅笑着说,“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还比着打扫卫生,就看谁家门前屋后更干净。”
  “通过征迁危房、加固畔体、修复排洪管网,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让乡亲们住得踏实、过得安心。”驻村第一书记高鹏介绍道,村里正对接光伏企业,计划为全村屋顶铺设太阳能板,将闲置资源转化为“阳光收益”,预计每年为村民增收数千元,村集体也可获得光伏项目分红。
  更令人期待的是充电桩布局——规划中的充电设施不仅服务本村电动车,还将为过往车辆提供充电服务,让这条曾经闭塞的山沟成为能源补给站。“路好了、环境美了,下一步就是让钱包鼓起来。”高鹏的话里满是干劲。
  从破解“行路难、吃水难、如厕难”的民生攻坚,到推进生态修复、空间活化的品质提升,再到布局光伏产业、充电设施的绿色发展,刘万家沟村的“变形”不仅刷新了村庄颜值,更重塑着村民的生活图景。正如村民郭海梅所言:“现在住得敞亮、活得舒坦,眼看着日子像新铺的柏油路一样,越走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