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翠娥(左)看着满棚西瓜一脸喜悦 本报讯(通讯员 张曦 记者 叶四青)近日,走进延川县延水关镇马家河村王翠娥的吊瓜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翠绿的藤蔓攀爬在支架上,郁郁葱葱的叶片间缀满了圆润饱满的吊瓜,像一串串碧玉雕琢的小灯笼。微风拂过,空气中飘散着清甜的瓜香,沁人心脾。
此时,王翠娥和家人正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总共种了5棚,吊瓜长势特别好,1棚应该能卖1万多元。”王翠娥乐呵呵地说。
王翠娥一家的吊瓜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种植技术,他们也曾手足无措。但凭借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勤劳肯干的精神,一家人积极参加县里、镇里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吊瓜种植方法。从选种育苗、搭架引蔓,到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照料,终于迎来了如今的丰收盛景。
“咱这吊瓜品种好,口感脆甜,市场上特别受欢迎,根本不愁卖。”王翠娥自豪地介绍道。
马家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吊瓜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吊瓜糖分的积累;肥沃疏松的黄土,透气性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赋予吊瓜独特的风味。
王翠娥始终坚持绿色种植理念,采用有机肥料,严格把控病虫害防治,让每一颗吊瓜都成为绿色健康的优质农产品。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王翠娥还借助电商平台,将吊瓜销售到了周边城市乃至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了马家河村的“甜蜜味道”。
“王翠娥一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村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马家河村小队长刘建胜说,“我们将鼓励更多村民发展吊瓜种植产业。同时,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链条,让吊瓜产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如今,在马家河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关注吊瓜种植,有的已经着手准备加入这一“甜蜜事业”。王翠娥一家也毫不吝啬地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他们坚信,在党的好政策的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家河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甜蜜”、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