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的实践路径
王美玲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日渐为高校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此,高校应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高校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赋能,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师能力”“教学平台”三个角度,多措并举探索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校跨时空场景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虚实结合:选择合适教学内容,着力推动虚实结合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良好的条件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政治严肃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依托虚拟仿真技术赋能跨时空场景教学。通过讲求虚实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提高思政课教材内容与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情境的融合度,促使思政课教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选择合适的跨时空场景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输出”内容,加强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秉持虚拟仿真技术服务于跨时空场景教学内容的原则,最大程度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想信念。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着鲜明的历史学科属性,其中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多标志性的战役,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跨时空特性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合理选择虚拟模块教学内容,将教材理论还原为历史虚拟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扮演历史人物,以真实历史事件及人物为引导,促使学生置身人物角色,与其“对话”,以此确保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的教学内容与虚拟场景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沉浸式与交互式的体验,以可视化的具象场景促使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趋于立体化、内容趋于直观化,让学生见证抗日战争关键的历史节点与人物风采,深入理解各大战役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在体验中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体会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动性。
  二、以虚为辅:完善相应教学培训,提升教师应用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跨时空场景教学的重要推手,其技术水平及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实效。因此,高校应与时俱进,借助科技的力量持续强化思政课教师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校应完善思政课教师虚拟仿真技术相关的教学培训。通过组织开展虚拟仿真技术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了解,重点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使其主动掌握虚拟仿真技术的更新、发展动态及相关应用案例,同时帮助思政课教师充分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而提升教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以优化培训效果。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加强思政课教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培训。教师是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的主体,其技术应用程度直接影响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实效。其中,不仅包括虚拟仿真技术基本的操作与应用,而且要具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要鼓励教师在培训中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教学,着力掌握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坚持“以虚为辅”的原则,利用虚拟仿真教学法合理设计内容深入、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此外,高校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以提升高校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效果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落脚点,引导教师主动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利用企业虚拟仿真技术资源挖掘教师教学潜能,进一步提升教师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力,着力为其进行跨时空场景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三、以虚拓实: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技术教学效果
  平台构建是高校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的前提。高校应与时俱进,立足自身办学理念及思政学科专业发展特点,打造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平台,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跨时空场景教学实效。基于此,高校应依托虚拟仿真技术组织人工智能等专业教师联合参与,打造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平台。要关注平台入口的打造,即平台的应用层,该应用层包括手机App或电脑终端等,学生及教师都可以利用应用层完成学习任务或进行虚拟仿真技术体验;该平台还需打造接入层,该层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交流的窗口,帮助学生及教师进行读写、问题交流或数据操作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设计虚拟仿真技术层,该层是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平台的核心层。针对学生而言,能够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或全息影像等其他技术手段,构建可视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沉浸式体验思政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针对教师而言,可借助该层进行相关教学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生学习内容。另外,数据层是储存虚拟仿真技术的数据库,不仅包括学习资源、教学资料以及课件等,而且包括虚拟场景、模拟实验等。高校可以根据思政专业发展及教学需要及时更新或动态补充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与前沿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该层数据反馈综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策略,着力提高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的质量。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可为高校思政课带来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因此,高校要主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并发挥其优势,主动变革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通过选择合适教学内容,着力推动虚实结合;完善相应教学培训,提升教师应用能力;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技术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将虚拟仿真技术与现实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思政课跨时空场景教学效能。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