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
苗木基地涌“智潮”
  本报讯(记者 姜顺 通讯员 王前锋 岳莹 张基妍)仲夏时节,富县羊泉镇石家河村的70亩现代化苹果苗木基地内绿意如潮。20万株G935半矮化砧木幼苗在智能水肥系统的精准呵护下,舒展着勃勃生机。这片充满希望的绿野,正悄然孕育着当地苹果产业升级的新图景。
  走进钳二便民服务中心石家河村苹果苗木种植基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清晰可见。砧木种植区布局别具匠心——南北走向的种植行,S形错位的垄面,双行种植模式,既科学保障了每株幼苗的生长空间,又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便利条件。苗圃内,滴灌与喷淋双系统如同无声的园丁,精准调控着土壤湿度,为果树苗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基地最终选定的G935半矮化砧木,以其早果丰产、抗旱耐寒的优良特性脱颖而出,成为老果园改造与重茬园新建的理想之选。该品种能显著缩短果树结果周期,为提升果园生产效益注入强劲动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创新采用的“农户流转、村集体监管、企业自管”合作模式。企业主导规划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履行日常监管与协调职责,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益。这一模式巧妙联结三方力量,既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为区域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基地的首要作用,在于为当地及周边果农提供近在咫尺、质优价稳的好苗木,有效降低他们的运输成本及风险。”钳二便民服务中心干部赵春阳说,“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基地示范,引导果农更新种植理念,以先进技术带动果园效益提升。”
  石家河苹果苗木种植基地未来的目光已投向更远方。基地将持续优化管理模式,精进苗木繁育技术,致力于打造集苗木培育、高端栽培、贮存保鲜、自动分拣和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此举将有力推动苹果产业链由中端向中前端延伸,为整个产业走向集群化、现代化、品牌化铺设一条以科技与合作为基石的希望之路。
  这片70亩的智慧苗圃,正以科技为犁、以合作为壤,在每一株幼苗的拔节声中,清晰奏响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