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
桃园飘香引客来
    ● 众人展示油蟠桃

  本报讯(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赵苗苗 齐玉)夏日的陕北高原,阳光铺洒在吴起县白豹镇的沟壑间。7月14日清晨,土佛寺村雨生种植家庭农场的大棚外,几位游客的对话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听说这里的油蟠桃甜度能到18度。”“正好带娃体验采摘,走!”……话音未落,一行人已踏着晨露向果园走去。
  12座标准化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如同镶嵌在黄土塬上的银盒子。掀开棚帘,清甜的果香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矮化密植的桃树下,金灿灿的油蟠桃如繁星缀枝,果面覆着薄薄的果粉,用手轻触便能感受到饱满的弹性。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指尖轻转便摘下成熟的果实,分拣、装盒的动作行云流水,额头的汗珠折射出丰收的喜悦。
  “您尝尝这个,刚摘的!”土佛寺村第一书记思博海随手拿起一颗油蟠桃,拇指轻轻一按,果实便从缝合线处裂开,琥珀色的果肉晶莹剔透,细密的糖珠顺着果皮滚落,“今年浇水匀、光照足,加上科学管理,糖度比去年还高两度。”思博海说。
  “不是啥果子都能进这棚。”种植户张卫蹲在果树旁,指着疏果后留下的果间距解释,“每根枝条只留3到4个果,保证养分集中。”农场采用的蜜蜂授粉技术让果实匀称周正,有机肥替代化肥则让口感更显醇厚。据介绍,通过温控系统调节昼夜温差,配合滴灌精准控水,这里的油蟠桃实现了单果重12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6%~18%的优质标准。目前首批两棚果实进入采摘期,日均接待游客超30人次。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这个家庭农场的转型轨迹颇具代表性。近年来,当地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油蟠桃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打造集采摘体验、农事研学于一体的生态园区。“不仅果子能卖钱,游客带来的餐饮、土特产消费,让村里多了好几笔收入。”正在核对订单的村支书算了笔账,今年仅油蟠桃一项,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这桃儿咬下去满嘴蜜,孩子在棚里追着蝴蝶跑,这趟来得值!”采摘顾客李娟的女儿举着刚摘的油蟠桃,脸蛋上沾着果渍。农场通过吴起县融媒体中心的短视频助农宣传,已累计销售300多公斤,主要发往西安、银川等地。
  夕阳为大棚镀上金边,张卫站在果园高处眺望,规划图在暮色中格外清晰。“明年要扩建3座智能大棚,引进‘中油蟠9号’等晚熟品种,把采摘期从1个月延长到3个月。”他指着规划中的观光步道说,“还要修起歇凉亭,让城里人来了能住下,咱这黄土塬也能变成‘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