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矿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内部审计与纪检工作对于企业稳健运营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二者的协同工作能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质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范风险。新发展形势下,探索如何优化协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成为国有煤矿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一、当前国有煤矿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工作协同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煤矿企业现有的沟通大多局限于面对面会议或简单的文件传递,缺乏多元化的沟通手段。在面对紧急情况或复杂问题时,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理的需求。同时,在沟通内容上也存在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部门之间不能完整地传达工作重点、进展及遇到的困难,从而影响协同工作的精准性。
(二)工作标准存在差异
在依据的法规政策方面,内部审计主要依据国家相关财经法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审计准则等开展工作,而纪检工作则更多地遵循党纪国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一系列纪律规范,重点关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由于所依据的法规政策不同,导致在对某些行为的定性和处理上可能产生分歧。
二、国有煤矿企业内部审计与纪检工作协同策略
(一)构建智能监督平台
1.数据整合模块
智能监督平台应打造具备高度兼容性的数据接入体系,以无缝对接国有煤矿企业内的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各类业务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实现各系统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彻底打破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部门和系统所形成的“数据孤岛”局面。例如,从财务系统精准获取每一笔资金的详细流向与使用明细,从物资采购系统全面采集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订单详情及验收记录等在内的关键数据,确保内部审计与纪检工作所需的全方位数据能够高效汇聚至统一平台。
2.数据分析模块
平台需深度嵌入先进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以此对整合后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洞察与挖掘。实践应用中,可以借助关联分析算法,精准探寻不同业务数据间潜藏的复杂联系。例如,通过对物资采购价格波动、供应商变更以及采购人员变动等多维度数据的关联分析,敏锐识别可能隐匿其中的利益输送风险。
基于深入的数据分析成果,精心构建贴合国有煤矿企业实际需求的风险预警模型。如针对财务风险领域,综合考量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关键指标,设定合理区间范围。一旦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系统将迅速向审计与纪检部门发送精准预警信息,清晰提示面临的财务危机或潜在违规操作;而对于廉洁风险,通过对员工行为数据、业务往来记录等多源信息的深度分析,构建专业的廉洁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可能涉及腐败行为的早期精准预警,助力企业提前防范风险。
3.协同工作模块
在智能监督平台上搭建功能完备的任务管理系统,为审计与纪检部门提供协同工作的高效支撑。基于数据分析所揭示的问题,两个部门能够在系统中共同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明确各自的任务分工与职责边界。系统为每个任务自动分配唯一标识符,实现对任务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跟踪。实时展示任务所处阶段、责任人信息以及预计完成时间,任务责任人可随时在平台上更新任务进展情况,并上传相关工作文档与证据材料。这一功能确保双方能够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保障协同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避免出现工作脱节或责任推诿现象。进一步将审计与纪检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深度数字化整合,在平台上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流转。当审计部门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后,只需通过平台一键操作,即可将线索迅速、准确地移交给纪检部门。纪检部门接收线索后,系统自动启动相应的调查流程,并实时将调查进展和结果反馈给审计部门。整个协同工作过程在平台上留下完整、清晰的记录,形成可追溯的工作轨迹,便于后续的监督与审查。
(二)开展智能联合审计与调查
在智能联合审计与调查过程中,图像识别技术可用于对大量合同文件的审查。系统能够快速扫描合同文档的电子图像,精准识别合同中的文字信息,包括合同条款、金额、签约方、印章等关键内容。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模板和标准进行比对,自动检测合同是否存在条款缺失、金额异常、签约主体不符等问题。对于物资采购合同,系统可以识别采购金额是否超出预算范围,合同条款是否符合企业采购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
在票据凭证查验中,针对各类发票、收据等票据凭证,图像识别技术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系统能够快速读取票据上的信息,如发票号码、开票日期、金额、货物名称等,并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和税务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一方面,核实票据的真实性,防止虚假发票入账;另一方面,检查票据的合规性,确保发票内容与实际业务相符,报销流程符合企业规定。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差旅费发票上的信息,自动与员工的出差申请、行程记录等进行关联核对,杜绝虚假报销行为。
综上,部分国有煤矿企业当前在沟通协调机制与工作标准方面存在问题,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监督平台、开展智能联合审计与监督等策略,可以为提升协同水平提供有效路径。研究表明,通过上述举措,企业部门之间能够打破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深度合作,进而提升监督效率与质量。展望未来,国有煤矿企业应持续探索创新,推动内部审计与纪检工作协同不断深化,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