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产业绽活力 生活有滋味
  本报讯(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常浩浩)连日来,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姜家坪村近千亩玉米在雨水的滋润下绽放生机活力,放眼望去,连片的绿色铺满坝滩,令人赏心悦目,带来增收希望。
  “坝滩地势低、墒情好,玉米想不长好都难。”姜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安望着田地笑意盈盈。
  村民姜世家更是难掩期待:“我今年种了40亩玉米,预计能收入6.5万元。”
  这片近千亩玉米地,由姜世家、王东台、李杰等村民连片种植,既有自家农田的精耕细作,也有承包村集体土地的规模经营,成为村里粮食种植的主力板块。
  在姜家坪村,玉米种植红红火火,设施农业发展活力满满。2016年,村民李永红率先建起10个蔬菜大棚,探索“四季种植”模式:春夏种豆角、辣椒,秋冬育西红柿、圣女果,不仅让大棚四季常绿,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我63岁了,外出打工没人要,在大棚里摘圣女果,一年能多挣一万多块钱。”正在棚内忙碌的米翠花,话语里是藏不住满足。
  不过,大棚种植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蔬菜长得不错,突然就生病、发霉,急得我几夜睡不着。”李永红回忆起最初的困境,仍记忆犹新。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白天请教专家,晚上啃书本、查资料。如今,他不仅成了村里的“土专家”,还通过贷款承包了100多亩果园,最忙时要雇30多人干活,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看着棚里茁壮生长的蔬菜,李永红心里有本明白账:这些收入既要养家糊口、支付工资,还要偿还贷款,每一分都得用在刀刃上。
  如今,无论是玉米田的丰收展望,还是大棚里的忙碌身影,都是子长市“三农”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子长聚焦“稳产增效”目标,紧扣“一主三带四区”农业产业布局,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深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优良品种、规范间套、配方施肥等关键环节。目前,全市已播种玉米12.6万亩,粮食总播种面积超20万亩,在多元种植的赛道上,正稳步迈向丰产增收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