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高亚蓉)正值暑期,酷热难耐,走进森林覆盖率高达87%,享有“天然氧吧”美誉的黄龙县,满目葱茏的林海撑起一片21℃的清凉天地。在黄龙“清凉经济”的版图里,白马滩镇凭借独特的水韵山色与蓬勃兴起的研学产业,成为格外亮眼的存在。
踏入白马滩镇神玉村的“印象圪崂”国家AAA级景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热闹非凡。古窑洞前,学生们挥汗垒砌石墙;树荫下,孩子们认真缝制寓意深远的“百家被”;蒸花馍的香气弥漫四周,绘制石头画的学生神情专注……一系列融合乡土气息与劳动乐趣的特色课程有序开展,研学氛围热烈。
“我们依靠神玉村优越的清凉生态与深厚人文底蕴,精心设计了这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研学课程。”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介绍,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乡村的魅力、劳动的价值和传统文化的韵味。
好生态孕育好产业。这座隐匿于青山之中的研学基地,以“劳动实践+生态科普”为核心,搭配非遗传承、乡愁体验等特色课程,自2023年成功获评省、市两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后,迅速成为暑期研学市场的热门之选。
据统计,今年暑期以来,白马滩镇已接待研学康养团队15批次,共计1500人次,散客数量达到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2%。
研学经济的火热,有力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繁荣。当地村民敏锐察觉到商机,村民冯延亮便是其中一员。他将自家闲置许久的院子改造成充满乡土气息的清凉民宿。
“以前院子空着浪费,现在收拾出来,干净凉快,很受研学家长和避暑游客的喜爱,暑假房间早早被订满。”冯延亮边打扫庭院边开心地说道。
如今,在神玉村及周边村庄,像冯延亮这样盘活闲置资源、投身“旅游饭”的村民日益增多,民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目前,研学经济已使105户村民户均增收3.8万元,农家乐户均增收35万元以上,85名村民通过担任民宿管家、开办农家乐、经营农家小店等方式,共享研学经济带来的红利。”薛增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