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海峰 通讯员 任鹏飞)日前,延安市人民检察院就白某某刑事申诉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市委政法委、甘泉县人民检察院、甘泉县人民法院、甘泉县公安局等多家单位代表出席听证会。会上,申诉人白某某及其代理人、刑事申诉办案团队、原案承办单位和听证员共同参与,直面案件焦点,深入释法说理。
申诉人白某某因涉嫌敲诈勒索,不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认为原判认定事实错误、量刑过重,依法向延安市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白某某认为原判对其犯罪事实认定有误,多年来始终未能释怀。该案案情较复杂,申诉人对事实认定存在较大争议,公开审查成为解开“法结”与“心结”的关键一步。
听证会上,申诉人白某某及其代理人详细陈述了申诉理由、依据和核心诉求,表达了寻求法律公正处理的强烈愿望。随后,承办检察官就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及量刑建议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说明,尤其对申诉人提出的疑问点进行了针对性回应。
听证员们凭借深厚的法律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围绕案件核心事实、关键证据、法律适用精准性及量刑适当性,向申诉方和原承办单位提出了一系列直接关切定罪量刑的问题,进一步明晰案件事实。其间,刑事申诉办案团队补充发问、回答提问,既精准引用法律法规,也结合案件情况深入阐释司法逻辑和考量因素。
经过充分阅卷、听取陈述、提问和证据审查,听证员们独立闭门评议,提出了专业的评议意见。评议意见将由检察机关采纳作为处理该申诉案件的重要参考,最终处理决定将依照法定程序作出并公开送达申诉人。
本次公开听证,是市人民检察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价值追求的生动实践。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任鹏飞表示,检察机关召集申诉人和原案承办人共同在场,各自陈述观点,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充分考量“法”“理”“情”后作出判断十分有益。此外,听证员、人民监督员等代表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既是向听证员“借智”增强听证实效,也是将案件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