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春艳)8月16日,“2025年陕西省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与合理使用培训会(延安/铜川站)”在革命圣地延安、铜川两地同步举行。本次会议由陕西省药学会、陕西省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两地卫健委联合主办,延安市人民医院承办,吸引了两地300余名药学、麻醉、重症、急诊领域专家同仁参会,共同聚焦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的创新路径。
陕西省药学会秘书长刘尹在致辞中强调,麻精药品管理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环节,医疗机构需严守国家政策,筑牢用药安全防线。延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路丕周表示,医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依托“延安—铜川联动模式”,为陕北地区麻精药品管理探索示范样板,促进两地经验共享与模式创新。会议由延安市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中心主任、延安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刘瑞担任主席。
培训设置9大专题课程,涵盖政策法规、信息化管理、涉毒案例解析及多学科临床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西安市禁毒支队曹铖队长通过真实涉麻精药品毒品案件,警示医疗机构强化全流程监管;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王思思专员详解电子印鉴卡管理系统与闭环管理流程,推动数字化转型;陕西省人民医院李茁副主任、宝鸡市中心医院刘冬总药师分别分享省级医院管理经验与政策解读,强调“五专管理”“三级管理”的核心价值。此外,空军军医大学赵先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温健副主任等专家,围绕信息化门诊管理、麻醉科全程规范化管理等主题展开研讨;西安交大二附院张正良副主任、省医院雷雨副主任、交大一附院刘昱副主任则从急诊镇痛、癌痛管理、重症镇静等临床场景出发,阐述麻精药品合理使用的个体化策略。
刘瑞主任以“三个结合”概括会议亮点:政策解读与实践指导结合、传统经验与创新技术结合、多学科视角与个体化管理结合。他呼吁参会者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全面提升麻精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培训同步实施电子化考核,合格者获陕西省药学会认证证书。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麻精药品管理与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此次延安—铜川联动培训,不仅搭建了跨区域学术交流平台,更标志着陕北地区麻精药品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迈进,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