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家风润本色 奉献鉴初心
——记市五星离退休干部党员拓福元
    ● 拓福元义务维护饮用水设施

  记者 叶树峰
  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安塞区不仅以铿锵有力的腰鼓声名远扬,更因绵延不绝的红色基因哺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中,有人年轻时奋战一线,有人年老后仍发光发热。原安塞区水务局局长拓福元,便是这样一位“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老党员、老典型。
   退休不褪色 党建路上再出发
  2011年,拓福元正式退休。但对很多熟悉他的人来说,他的“第二段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他主动请缨,担任起安塞区水务局离退休干部联合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没有‘退休’这一说,只有岗位的转换。”拓福元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面对离退休党员年龄大、居住散、学习难等问题,他没有畏难。在他的推动下,支部迅速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建立起标准化的老党员活动阵地。区水务局投资2万余元改造活动室,拓福元还争取到每年全额报销活动经费,为老同志打造了一个集学习、交流、展示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拓福元坚持每月15日开展集体学习,雷打不动。学习内容从党史到最新政策文件,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他总是提前备课、精选主题。支部还建起微信群,开展“线上+线下”双模式学习。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他亲自上门送上“红色小书包”,里面装有党员徽章、党史书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不能落下一名党员”,是他对组织生活的庄严承诺。
  2021年,这支支部先后被安塞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陕西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背后,是拓福元带领老党员们一路走来的坚实足迹。
  传承好家风 润物无声显温情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十字家训,是拓福元一生恪守的行为准则。他在支部学习会上分享家风故事时动情地说:“父亲常告诉我,人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自己觉得吃亏,别人才觉得公道。”
  拓福元把这样的理念带入支部生活,注重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组织老党员赴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毛主席铜像前集体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健康讲座交流会,鼓励大家分享保健知识、生活体验;开展观摩考察,走进水厂、水库、水利工程一线,让老水利人重温奋斗岁月、展望行业未来。
  “别人高兴了,我就心情舒畅了。”拓福元笑着说。他崇尚“做事先做人”,认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工作上出色,更要在人品上立得住。他所传递的,不仅是对事业的忠诚,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
   余热映初心 为民服务不停步
  拓福元常说:“干部可以退休,党员身份永不退休。”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23年5月,区水务局家属楼地下管道突然断裂,积水倒灌地下室,全楼住户惊慌失措。由于单位经费紧张,一时难以维修。拓福元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自掏腰包垫付1600多元,借来水泵、雇来管道工,迅速组织抢修。他还多次奔走协调,最终推动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4年,他又牵头成立业主自治委员会,规范停车、改善环境,彻底解决了小区的“老大难”问题。
  拓福元带领老党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支部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共作出服务承诺26条。拓福元自己承诺的是义务维护邻居小区饮用水设施——这是一条他从2000年起就已默默践行20多年的承诺。没有并网自来水,他就负责协调维修,随叫随到、分文不取。
  此外,拓福元还组织具备专业背景的老党员调研城区供水情况,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回应群众关切,让大家喝上了“放心水”。
  夕阳未必逊晨曦,鼓乡红旗映晚晴。拓福元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退休干部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情怀。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也看到了新时代老党员夕阳别样红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