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位于志丹县双河镇小沟村。1936年7月,中央红军医院随中央机关搬迁至此。在缺医少药的艰苦岁月里,15孔红砂石窑洞见证了无数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承载着红军战士与医护人员艰苦奋斗、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2018年该旧址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历经岁月沧桑,旧址面临着严重的自然损毁和现代化建设的冲击。
今年1月,陕北正值深冬。志丹县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踏着积雪,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当他们走进小沟村中央红军医院旧址时发现,旧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风貌破坏问题:文物本体出现裂缝、夯土坍塌、围墙风化等损毁情况严重,致使革命旧址承载的医疗史实信息面临永久性灭失风险。旧址院内的电线杆以及上方架设的线缆与旧址的历史风貌形成强烈反差,影响了革命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检察官们深知,他们要守护的不仅是一座濒危的革命遗址,更是一段亟待传承的红色记忆。1月24日,志丹县检察院依法立案并查明,电力部门在建设电线杆时未依法履行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审批手续。3月6日,志丹县检察院依法向文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督促相关单位限期迁移电线杆,启动抢救性修复工程,并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专项排查。
然而,整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相关企业对旧址院内建设的电线杆及架空线缆等违法行为存在争议,电线杆及线缆的迁移工作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面对困局,检察机关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先后3次牵头组织召开座谈会,推动各方就迁移方案、资金来源及民生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多轮沟通,明确了各方职责和完成时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那座突兀的电线杆及上方线缆被移出院落,文旅部门还积极对旧址进行修缮。
九月的陕北,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干警们再次驱车前往小沟村,对该案的整改效果进行“回头看”。当那座熟悉的院落再次映入眼帘时,检察官们不禁眼前一亮:昔日矗立在院中的电线杆和纵横交错的线缆已不见踪影,湛蓝的天空下,15孔红砂石窑洞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斑驳的墙体得到了专业加固,裂缝和坍塌处已被精心修补,腐朽的门窗按原样更换,文旅部门不仅完成了电线杆迁移和本体抢修加固,还对标文物保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排水设施。
“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干警们踏上归程,心中充满欣慰与责任。志丹县检察院将以此案为契机,持续深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用法治力量守护红色根脉,让革命旧址焕发时代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