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呼唤与历史必然
1941年—1945年,中国抗日民族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党的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是不少问题,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多,他们将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带入党内,而党的历史上曾出现的“左”倾和右倾错误,其流毒和思想根源尚未被彻底清算。这些错误思想表现为脱离中国实际、照搬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
二、核心内容:破除“三风”,树立新风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观主义是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哲学根源,它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形式,其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相脱离、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反对主观主义、提倡“实事求是”,就成为这次整风运动的旗帜和口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正是这次整风运动最根本的成果。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上的表现,就是只顾局部的利益,而不顾整体的利益,违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了党内外的团结。通过整风运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党员打破“山头主义”,树立全局观念,提高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使党建立起空前团结统一的局面,为以后党内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倡导生动活泼的革命文风。党八股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宗派主义的工具和载体。满纸空话,不知所云;装腔作势,没有目标。这种文风不仅窒息革命精神,更严重脱离群众,无法有效地宣传党的主张。整风积极提倡一种清新活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风,这就要求文章和讲话就得贴着实际、贴着群众。文风的转变,实质上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三、方法与过程: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整风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内容的深刻,更在于其方法的科学。它一直坚持执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要说清思想问题,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它具体采用的方法是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联系实际、检查思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最终达到在新的思想基础上实现新的团结的目的。
四、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
实现全党空前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通过整风运动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到了毛泽东领导的正确性,为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开拓了党的建设成功范式。整风运动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在非无产阶级成分占多数的情况下,通过思想建设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它找到了处理党内矛盾正确的方法就是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实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这成为此后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和传统法宝。
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一个思想上清醒、政治上成熟、组织上团结的党,是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先决条件。整风运动后,党的战斗力得到质的飞跃,为随后领导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进而赢得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构成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和自身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自我革命。延安整风运动就如同一场及时的“思想春雨”,重塑了党的精神面貌,奠定了党走向成熟和胜利的坚实基石。它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所运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以及所追求的党内高度团结统一的目标至今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党建武器,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有着极大的启示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