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延安,叠翠流金。宝塔区政协提案工作室已于今年早些时候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宝塔区政协提案工作迈入更加专业化、组织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为何要设立提案工作室?提案工作室究竟做什么?它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宝塔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提案工作室的成立,不仅是政协工作的机制创新,更是对委员更好履职、服务民生的深切期待。
提案工作室,旨在强化提案工作的组织性、规范性与程序性,真正实现政协“搭台”、委员“唱戏”的良性互动。它的成立,让热心提案工作的政协委员有了更坚实的依托,也让政协多年来积淀的履职经验与为民情怀,在持续实践中熠熠生辉。
宝塔区果树专家卜晓愚,是提案工作室的一名委员。他的故事,要从一片果园、一棵苹果树说起。
多年来,卜晓愚始终扎根农业一线,从事农资销售与果品营销。丰富的经验让他深谙:好果才能卖好价。早在数年前,时任宝塔区果业局副局长的他,就毅然走进田间地头,决心从一棵树、一片园做起,帮助农民种出优质苹果。他大胆改进“先定干后留枝”的传统技术,省去“先定主干”环节,直接为果树开基角留枝,探索“三年挂果、四年丰产”的新路径。甘谷驿镇孙家河村的果园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周边村庄纷纷效仿。近年来,桥沟街道烟洞沟村的果农马文昌苹果收入更是连年增长,实现了苹果“论个卖”的梦想。果农们由衷地称卜晓愚为“卜财神”。
经年累月的实践,卜晓愚总结出“3233”乔化密植高效栽培技术——种苗“三要求”:根系壮、干性强、萌芽高;“二水”防旱:地布集雨、PVC管节水;“三肥”匹配:有机肥、水溶肥、绿肥;“三枝”管理:早拉枝、强拉枝、多留枝。该技术深受果农欢迎,苹果产业也成为陕北“最适宜、最富潜力的产业”。越来越多像卜晓愚这样的技术员,正默默推动着苹果产业的提质升级。
田间地头的实践,最终凝结为一份沉甸甸的政协提案。在宝塔区政协会议上,卜晓愚以《整合资源,建立机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汇报,引发广泛共鸣。他探索的“3233”技术模式在全区推广,为陕北旱塬的苹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宝塔区提案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展现出蓬勃朝气与创新活力。通过“五大”课题调研、委员工作室联动、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提案工作愈发接地气、落实处。宝塔区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延长产业链、留住游客、实现旅游经济良性循环,成为政协关注的重点。提案委深入河庄坪、万花、枣园,走访宝塔山管理处、延安革命纪念馆、旅行社、纪念地管理局、陕旅集团、干部学院及培训机构等,用脚步丈量现实,用眼睛捕捉问题与机遇。历经扎实调研,最终形成的《以红色为基因,以旅游为渠道,促进延安旅游业成长壮大》调研报告,荣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宝塔区政协提案委主任吕小正表示:“提案数量稳步增长,覆盖经济、民生等多领域;提案质量显著提高,委员们依托专业与实践,使提案更精准、更可行,真正做到了为发展建言、为民生发声。”截至目前,提案委累计收到提案300余件,立案130余件,转工作建议70余件。一纸提案,终成改善民生、助推发展的坚实力量。
一路耕耘,一路收获。面对新使命、新挑战,宝塔政协提案委将继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以更高质量的提案工作,唱响时代之声,为宝塔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