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经验审视
李锟鹏
  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它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深刻互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守正创新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系统梳理这些经验,对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以顶层设计彰显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性,强化举旗定向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将宣传思想工作定位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将其有机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系统回答了宣传思想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系统论述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指向、任务使命实践要求,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顶层设计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确保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落到实处。
  以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规范性,构建系统完备的长效机制。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注重运用制度思维和制度方式,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推动工作由“治标”向“治本”深化,由“管一时”向“管长远”转变,显著提升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党中央着力构建起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一是健全意识形态领域基础性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得到确立和强化,将其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网络信息等各个领域。二是完善宣传文化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步伐,运用法治方式保障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开展。建立完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和公民权益提供法律支撑。
  以主体合力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协作性,构建协同联动的大宣传格局。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突破传统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限,着力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机制,加速推进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的“大外宣”工作格局建设,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一是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的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将宣传思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二是发挥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枢纽功能。各级宣传部门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职责,加强对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文艺、网络信息、对外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三是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的活力效能。在党的领导下,鼓励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发挥专业优势,创作精品力作,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以其鲜明的战略性、规范性和协作性,构筑起凝心铸魂的坚固阵地,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唯有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与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算法推荐场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研究”,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网络虚拟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认同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