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吴艳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同时,还要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强化农村地区思想道德层面的建设工作,需持之以恒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迈向新高度,提振农民精神风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要节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
  要加深农民群体对于新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社会发生的深刻转型以及民众日益美好的生活图景的思想认可,以此汇聚起推动前行的强大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深切感激党的恩情、坚定不移跟随党的步伐的自觉意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筑牢坚实的政治基石。广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奋斗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勤劳致富的信心。大力开展培训,提升农民的劳动本领,培育有知识、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够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潮中积极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工作方法,提倡使用微信等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道德建设。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良社会新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要立足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父慈子孝、敬老孝亲、热情好客、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到邻里互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都彰显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强基固本。教育引导村民自觉抵制无事酒、人情攀比、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文化陋习,深度挖掘传统习俗、村规家训等文化资源里的积极思想精髓,倡导破旧立新,弘扬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树立节俭朴实、拒绝浮华的社会风气,培育乡村文明新气象。深挖乡贤文化,组织评选道德模范、爱心人士等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乡贤人物,形成榜样效应,凝聚道德力量。广泛开展评选和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农民依法办事的意识,对违背思想道德的行为要有惩戒机制。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关键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首先,要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平台。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指引,塑造优良家风与淳朴乡风。适时推举农村榜样人物,树立见贤思齐、向善向美的乡村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规民约和法治建设之中,引导农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和相关法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最后,同美丽乡村建设一道,建设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主题景观、文化长廊等,融入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乡村建设新风貌中,助力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助推美丽幸福家园建设。
  注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效纳入基层干部考核指标,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倡导多方社会力量投身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构建政府引领、社会协同、农民共治的生动局面。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努力,不断巩固和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建始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