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任军亮的“二次冲锋”
通讯员 刘星 记者 姜顺
  清晨的富县川道,鸟鸣清脆。一大早,42岁的任军亮开着小货车,载着满满一车配方肥与防虫药,沿着蜿蜒山道驶向牛武镇冯家塬村——当天,他要为农户做卸袋前防虫药使用指导。“时节不等人,农事耽误不得。”途中,他不时查看手机里农户发来的果树照片,神情专注。
  这位退伍军人,用12年时间完成了从“军营硬汉”到“农情管家”的转变:将一间小农资店,发展成服务富县全县各乡镇的农资配送中心,年营业额突破50万元,成为当地退伍军人返乡创业的标杆。
  “自家种过果园,太懂农民的难。”谈及创业初衷,任军亮话语朴实。他回忆,过去农户买农资,得开着摩托车、三轮车跑乡镇,因文化水平有限,易被经销商误导,买回来的农资不会用,只能摸索着来,轻则减产、重则导致果树死亡。“我就想办一家不一样的农资店,既要安全方便,更要帮大家用好农资。”
  2013年,“富县军亮农资配送中心”正式创办。创业初期,任军亮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跑遍全县各村组摸底需求,常常深夜才归。“黑夜里走乡路,也想过放弃。但一想起部队训练的苦都熬过来了,这点难算啥。”军人的韧劲,支撑他闯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
  很快,任军亮的农资店打出了“差异化牌”:创新推出“订货会+送货上门+售后指导”全链条服务模式。每年11月,他在县城举办订货会,根据农户果园情况量身定制全年用药用肥方案;次年2月起,按村集中送货上门,解决运输难题;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农户有疑问,可随时通过电话、微信咨询,他还会上门手把手教学,确保科学用药用肥。
  这套“省心服务”迅速赢得农户认可。牛武镇冯家塬村果农常庆东,已是与任军亮合作12年的老客户:“我家18亩果园,全年农资都在他这订。不用自己跑,有问题随叫随到,现在年收入能有25到30万,比以前增收不少!”
  在常庆东的带动下,冯家塬村与军亮农资合作的农户,从最初1户增加到9户。
  经营事业的同时,任军亮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他加入富县雨露志愿者队伍,资助马拉松赛事;看到环卫工人工作辛苦,又为他们捐赠反光服。“我是农村娃,也是退伍军人,现在有能力了,回馈社会是应该的。”任军亮说,家里人也全力支持他做公益。近年来,他的企业先后获评“爱心企业”“诚信企业”,他个人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站在挂满硕果的果园里,任军亮有了新目标:“下一步要建示范园,用实打实的效果让更多乡亲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