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煎饼侠”出师记
记者 潘文静 郑鹏 姜顺 邓志宏 马政 通讯员 段梁梁
    ● 郝艳指导潘文静卷煎饼    记者 邓志宏 摄
  话说前些时日,记者郑鹏远赴延长,练成了“延长烤肉师”。归来之日,肉不知烤得如何,但见视频是铁签翻飞、肉色鲜美,惹得一众同事垂涎三尺,几近失态。
  不几日,领导又对记者潘文静说:“小潘,子长煎饼也是非遗,你可修此绝艺。”
  作为一名汉中长大的姑娘,小潘平生所精不过热米皮一道,修习煎饼这分明是让一个练剑的去使狼牙棒,这如何使得?
  奈何任务在身,小潘怎敢怯弱,于是硬着头皮,随一行同事出发学艺。不曾想,几日下来,竟让她修成了“煎饼侠”!
  内功篇:揉糁子,练的是绵里藏针的寸劲儿
  初到子长,小潘如迷雁失途,耗尽了一个“i人”的毕生勇气,才在街角寻得“ 郝艳煎饼宴”这块招牌。推门而入,但见老板郝艳立于鏊前,手腕轻旋,一勺面糊“唰”地铺满鏊面,薄如蝉翼,轻若鸿毛。她心头一动:“这般行云流水的动作,不正是我要找的真功夫吗?”当下暗喜:“这师,拜定了!”
  “丫头,想学?”郝艳含笑招手。小潘挽袖上前,脑中已浮现自己于美食大会上施展此技,引得满堂喝彩的景象。不料郝艳话锋一转:“莫急,大凡练功,必先练内功,内功未成,招式何用?且随我来,先揉这荞麦糁子。”
  小潘信心满满执碗取糁,谁知“哐当”一声,碗竟脱手坠地。郝艳眼风一扫:“下盘不稳。”她面上一热,俯身拾捡,心却不服:高手都有失手时!
  揉糁开始,小潘鼓足丹田之气,双臂猛力,欲以刚猛速成。此时,郝艳却悠然道:“蛮力岂是正道?须得气定神闲,顺其经脉而行。”她只好敛气凝神,循一方向运功。孰料内力未纯,面浆四溅,身上、脸上似朵朵梅花,不得不以袖拭面,忍不住问:“如今早有揉面神机,何苦费此人力?”
  郝艳淡然一笑:“此乃本门根基,手工揉搓,方得糁子筋道之魂。机器虽速,却失了‘魂灵’。”
  小潘恍若有悟,遂静心揉搓。九九八十一转后,臂膀酸麻如经历一场恶斗,腹中饥鸣不止,而对那煎饼卷菜的想象,愈发如绝世秘籍般诱人。
  招式篇:摊煎饼,耍的是举重若轻的巧劲儿
  内功略有所成,终至演练招式之时。小潘摩拳擦掌,依样画瓢舀起面糊,气沉丹田,手腕猛地一抖——岂料面糊坠在鏊心,她急持刮子左右翻飞,奈何那煎饼已是千疮百孔,状如渔网。
  郝艳抱臂而立:“刮子莫非比你的笔杆子还难驾驭?”小潘颓然叹道:“此技看似轻巧,实比万字长文更难著章。”
  鏊上败作堆积如山,小潘臂力将尽,遂只用腕力。手腕轻柔一转,面糊竟如听号令,自然流转,圆满铺开。她屏息凝神,以刮子轻引其势,待饼边微卷,换刮用铲,煎饼被稳稳揭起。虽边缘略缺圆润,但终成完璧。
  “ 成了!”小潘举饼长呼。终于悟到摊煎饼之技在于巧用腕力,而非蛮用臂力。郝艳终露赞许之色。
  心法篇:卷煎饼,讲究的是乾坤在握的稳劲儿
  招式初成,郝艳始传心法——馅料调配与卷饼之诀。子长煎饼的馅料丰富,有菜、豆腐干、小炒肉、酥肉等等。初学不可贪多,先习调菜之法,方可循序渐进。
  切土豆丝时,郝艳观小潘手法,连连摇头:“握刀如持匕,手法不对,切出土豆丝粗细不匀,必坏口感。”小潘心中嘀咕:菜已卷入饼中,食客必不可见,能入口便可,何须形色?然面上一派恭顺,依言调整。
  及至调味,更是坎坷。郝艳时而评“咸重三分”,时而断“辣香不足”,末了叹道:“五味调和,犹如内息运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潘暗自称奇:热米皮与煎饼虽都在于下料,但手法、用料却有大差异,可见中华美食之博大精深。
  馅料调定,至为关键的卷饼之术,小潘再露破绽。她将豆腐干置入饼中,顺势纵卷而上。郝艳出手如电,轻按她腕道:“错!此物当横卷,方得紧实圆满,馅不外泄。且记:豆腐干,一叶可包;菜煎饼,非双叶不能固也。”她茅塞顿开,原来小小一卷,亦藏乾坤奥妙,不容小觑。
  小潘依法施为,取饼置馅,腕底发力,紧实利落,终成一件豆腐干煎饼。迫不及待咬下,荞麦芬芳与豆干酥香交织,佐以灵魂酱汁,鲜辣酣畅,几欲使她泪下——此乃历经百战方得之正果!
  郝艳浅尝一口,微微颔首:“已得本门七分真传。”
  小潘心头大喜:“莫非我是被新闻耽误的煎饼奇才?我是否可凭此绝技闯荡江湖,在美食界留下一段‘煎饼侠’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