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双拥大道泗海怡园小区,崭新的电动车充电棚与整齐排列的充电桩相映成趣,构成一道亮眼风景线。充电棚内,智能充电站、消防器械及防雨设施一应俱全,不仅解决了小区居民充电难题,更以全方位安全保障,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安心。
“ 此前‘飞线’充电、楼道停放电动车现象普遍,既影响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业主石秀丽坦言,“专用停车点和充电桩投用后,小区环境变整洁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大家住得更舒心了。”
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区住宅小区“充电难、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乱停乱放、“飞线”充电更成为基层治理的突出隐患。为回应民生关切、提升治理效能,宝塔区将城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纳入2025年十大民生工程,遵循“合理规划、分类施策、全面覆盖”原则,多部门协同推进建设和规范管理。
在解决充电难题的同时,宝塔区同步推进充电桩安全意识宣传。通过小区物业在醒目位置张贴火灾事故警示案例、消防安全知识海报,以及在业主群推送安全提醒等方式,常态化普及规范充电、电池保养、火情应急处理等知识,将安全管理从“设施建设”延伸至“意识筑牢”,让安全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业主群里经常推送外地安全事故案例,加上楼道里的宣传海报,大家的安全警觉性明显提高了。”业主郝风霖表示,科学管理既便利了生活,也为小区安全筑牢了防线。
新区能源小区已建成3个充电棚,设置42个充电端口,可完全覆盖居民充电及停放需求。正准备给电动摩托车充电的张忠莲笑着说:“以前在楼道充电提心吊胆,现在在充电棚充电,既安全又便宜,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为保障充电设施稳定运行,能源小区物业建立“日常巡检+智能监管”双重保障机制,日常由保安、工程人员每日巡检并记录台账,同时引入AI火情识别系统,一旦发现隐患可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该小区治平物业副总经理张红卫介绍:“从日常维护到应急响应,我们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全力守护居民用电安全。”
今年以来,宝塔区聚焦无充电设施小区攻坚,通过科学布局共享充电柜和集中充电设施,确保“建设一处、达标一处、群众满意一处”。截至目前,已完成196个小区、1009个充电端口的建设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紧盯剩余85个住宅小区,倒排工期,预计今年11月底实现全覆盖。”宝塔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树林表示,他们将坚持“建管并重、疏堵结合”,督促乡镇街道加大对电动车“飞线”充电、“进楼入户”等行为的排查力度,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让这项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长久,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切实守护好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